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大师风范区。孙道临展位,一套纯白色的西装在紫绛红的领结映衬下,熠熠生辉。
李新章驻足观看,久久不能离去。他了却了心头一件大事,往事历历……
两年前,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过道具、剧务、制片和发行等工作的退休职工李新章被返聘到上海电影博物馆征集组工作。根据“厚古薄今”、“挖地三尺”的精神,征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李新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崇拜的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他们曾有过几段美好的交往。2000年,八十高龄的孙道临导演了电影《詹天佑》。次年,他把影片送到家乡浙江嘉善放映。李新章作为发行人员一路陪同。记得那天午饭过后,孙道临向嘉善领导告假,说有一件私事要办,并婉言谢绝所有陪同。李新章放心不下,在他的百般请求下,孙道临终于松口。
原来私事是为了给父母上坟。李新章小心翼翼,一路护送。在墓地,孙道临从裤兜里取出洁白的手帕铺在泥地上,恭恭敬敬地向父母磕了三个头。返沪途中,孙道临要去买一箱当地产的黄酒。嘉善领导忙着替他付钱,孙道临执意谢绝了。谁料想那一箱酒竟是孙道临送给李新章的礼物。李新章一时百感交集。作为上影厂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与孙道临相比,自喻是大师与小卒。孙道临的高风亮节和真诚待人着实深深地打动了他。
在他记忆大门里,印象最深刻的是,1993年10月,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孙道临作为主持,亮相开幕式舞台。李新章被安排接待孙道临。那天孙道临一套纯白色的西装,紫绛红的领结分外耀眼。这一身行头穿在他身上真可谓光彩照人,一下子把李新章给镇住。临上台当口,却不见了孙道临,这下可把李新章吓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下,他闯进了卫生间,只见孙道临在镜子前,一边整理着他的那身行头,一边在默默地背着台词。那份从容和优雅让人折服。再次让李新章领略到大师风范的是在开幕式的舞台上。孙道临气宇轩昂,神采奕奕,腰杆笔挺,款款走向国际电影舞台。在红色的背景板烘托下,那套纯白色西装夺得全场中外嘉宾的眼球。语音未落,全场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浑厚的带有磁性的男中音穿透了剧场的空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口纯正的国语,孙道临非凡的语言魅力再次征服了全体与会嘉宾,赢得雷鸣般的掌声。“非道临老师莫属,非那套白西装莫属。”事隔近二十年了,当听到征集令时,李新章大脑层第一反应就是那套赢得满堂彩的白西装。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紧密融入世界影坛,意义非凡。这套纯白色西装是中外电影交流的第一个亮相。李新章兴奋不已,拨通了孙道临夫人、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电话。
“道临几乎把所有奖杯和资料都捐给家乡的‘孙道临纪念馆’了……”王文娟遗憾地回答。李新章心里不由一惊,连声追问那套白色西装的下落。王文娟答应翻箱倒柜,尽一切努力寻找。终于接到回音,李新章登门拜访,王文娟捧着白色西装说:“我把它捐给上海电影博物馆……”睹物思人,看着这套有点泛黄的白色西装,李新章的双手不由颤抖起来,鼻子一酸,双眼湿润了,想到和道临老师的交情已有18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