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干禄,按现代语法为动宾词组,干是求取,禄是俸禄,代指官职,组合起来就是求取官职。阙,空缺,亏损。阙疑,有疑而暂置不论,不作主观判断。殆,疑惑。阙殆,与阙疑互文见义。寡,少。尤,过错。
意译此章:子张要学求取官职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要说,可信的部分说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能减少说话出错。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悬置起来,不要做,确实的事情做起来也要小心,这样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说话很少出错,做事很少懊悔,得到官职的机会就来了。”
孔子说的层次清晰,步骤分明。首先是“多闻”“多见”,其次是“阙疑”“阙殆”,其三是“慎言其余”“慎行其余”。如此这般,言与行就会少出错,而一贯“言寡尤”“行寡悔”,则显示出有修养,有智慧,有见地,有才干。这样的人,具备了上佳的主观条件,不仅是“干禄”,干任何事情都不在话下。
“干禄”本不简单、容易,其实尚需机遇、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配合。但是,就像谈论其他问题一样,孔子再次只讲个人的努力,不讲外界的条件。一切首先取决于自身,自身的素质、修养、学习、能力、准备等等,这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值得人们深长思之。
深入学习《论语》,需对“禄在其中矣”作更多的阐述。
先说子张其人。子张姓颛孙,名师,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子张很可能是在孔子周游列国路过陈国时拜的师,其时刚刚二十岁出头。他入孔门虽晚,但学业出众,《论语》有近二十章记他向孔子问学,有三章记他自己的言论。子张年轻,志大,意广,才高,有些偏激,“师也过”“师也辟”(先进篇)。子游则说他“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而曾子说他“难与并为仁矣”(子张篇),内在修养尚缺。他跟随孔子几年,在老师逝世后回陈国讲学,终身未仕。其后学形成“子张之儒”,为儒家八派之一。世上曾流传“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其学有所成。综合子张情况,愚以为子张“学干禄”,是在年轻人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下,从知识层面上了解人生。即便他有过走上仕途的念头,也并未矢志不移地去追求。从始至终,子张都是一个“文士”。
有子张“干禄”之问,才有孔子“禄在其中”之答。孔子的意思很清楚,即便是“干禄”,根本还是做人,“言寡尤,行寡悔”,在复杂的社会中立得正,走得稳。孔子不反对弟子去当官,当得好还会赞赏,如阳货篇“子之武城”肯定子游。但是,孔门不是政府干部学校,孔子从未要求弟子必须从政。“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是君子的人生目标,此目标之实现并非仅从政一途。事实上,孔子最希望弟子们做的,是继承和传播西周文化。因此,子夏说的“学而优则仕”(子张篇)并不能准确而又全面地反映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