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自由贸易区政策相对自由,有更少的审批手续。在过去的40年里,自贸区在全球遍地开花,帮助政府实现很多政策方面的目标,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创造就业,最终推动全面的经济改革。上海自贸区是一块试验田,推动整个中国更广泛的经济改革。
已有的这些自贸区有什么经验可以学习呢?安东尼·沃顿推荐迪拜经验。他说,自贸区逐渐推进要有5-10年的培育期,通过调整和实施一些更加复杂的策略,吸引和留住跨国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迪拜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他接着具体分析迪拜的做法。在管理方面,大多数成功的自贸区由本国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也有一些独立的专家参与。阿联酋的经济非常多样化,迪拜作为整个阿联酋的中心地带被设为自由贸易区,有非常独立的较简化的监管结构,这一点是迪拜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他认为值得上海的自贸区效仿,能够有一个统一的、简化的监管机构。
迪拜的自贸区作为贸易的一个重要的促进机构,大大地推动了出口。自贸区要有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不管是本地的公司还是国外的公司都一视同仁。中国的银行只有2%是外资银行,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个数字应该大大提升,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迪拜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资本和投资的门户。迪拜还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咨询委员会,这个咨询委员会非常国际化,大多数的成员来自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迪拜本土的官员数量比较少。
此外,迪拜有非常独立的法律框架,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争议和仲裁都是在独立的法律机构进行裁决,在这个独立的法律框架当中成功地解决了很多自由贸易区的争议。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是针对公司业务,这里没有给居民提供存款贷款的业务。对于这一点沃顿表示认可,因为自由贸易区主要还是针对企业。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