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人寿命和生活质量的,除了癌症和心脑血管病以外,恐怕要算跌跤最常见了。因为跌跤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往往要长期住院和休息,可导致残疾,甚至缩短寿命。据美国统计,老人院中有一半老人每年至少跌跤一次。如何预防老人跌跤呢?
美国老年学会于2013年12月在网上发表了一共识,认为血中维生素D[25(OH)D]水平达75nmol/L(30ng/ml)可防止跌跤,特别对虚弱老人。2014年初于《美国老年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详细摘要并作推荐。
维生素D(简称VD)不足可引起老人平衡问题、下肢功能受损、肌肉软弱、骨密度低及高跌跤率。VD与许多生理功能有关。近年备受重视。绝不仅仅限于骨骼一项。它是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受到日光中紫外线B的照射而产生的。在肝脏经过羟化成25(OH)D而贮藏起来,测定也以此为指标。夏天一个室外劳动的工人血浓度可达150nmol/L。再经肾脏及其他器官1-α-羟化酶作用成活性的1,25-(OH)2D3而发挥作用。所以其体内来源主要是日光及饮食中含量。但老人经日光合成这条途径减弱,皮肤又有色素沉着,因此产VD少。饮食中VD主要来自海鱼及香菇等。此外,有些工厂在牛奶、酸奶等加入VD强化。据美国统计食物中VD平均150-225单位/日。所以要靠营养补充剂(我国称保健品)。
美国老年学会提出要达到此浓度,每天应摄入VD总量4000单位。但是不必每个人都要测此浓度。社区医师等可估计一下老人经日晒及食物中共摄入多少,即可大致定每天补充多少单位。一般的多种维生素片中含VD为600-800单位,这是不够的,至少应增至1000单位以上。但有些人要测其浓度,如肥胖者(BMI≥30kg/m2或体重≥90公斤)、吸收不良综合征、应用某些药 (如能与VD肠中结合的消胆胺树脂量及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者如苯妥英及苯巴比妥)。这些人剂量要增加。
他们提出的75nmol/L 数字是根据2009年前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而得出。几篇血浓度在60nmol/L以上的研究都使跌跤显著减少。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了“钙及维生素D每日摄入参考材料”和他们意见基本一致。该材料认为每日摄入VD 4000单位,可使血25(OH)D达到≥75nmol/L的人口为92%,如每天摄入1000单位,则只有51%人口达此数字。
油溶性维生素过量可中毒,但VD只要一次摄入不超过300000单位,所以4000单位是安全的。VD中毒主要致高钙血症,所以对晚期肾衰、某些肿瘤、类肉瘤病等人应用要注意。
维生素D2又称钙化醇,D3又称胆钙化醇,两者药代动力学不一样。后者较稳定,所以同样剂量D3使血中25(OH)D较高。至于用何种VD、多少剂量、每日一次还是每周、2周、每月甚至每3个月一次可由医师与老人讨论决定。口服VD最好与油脂食物同服帮助吸收。补充VD时应同时补钙,因钙吸收要靠VD,钙约500-1200mg/日。
2010年美国老人因跌跤所致的直接医疗费用达282亿美元。我国人口比他们多,此医疗费用也决不会少。在我国有些城市已经老龄化时,补充VD来预防跌跤,减少医疗费用,是值得有关部门及医药界(包括社区医师)重视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