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何魅影需“重叠”来衬
朱平
■《立方体》方块重叠产生极强的立体感 黄宏摄
■《画板》重叠中的画板本身就像一幅画 张敏易 摄
■《齿轮》光影下重叠的齿轮,让人联想工业机器 张莹 摄
■《空心粉》灯光下空心粉散发一种迷人的魅力 李晓军 摄
  ◆朱平

  无论是摄影还是绘画,大多数艺术形式的表现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几何”,生活中的场景存在着无数的天然几何图形,摄影者往往喜欢将这样的图形用镜头勾勒出来;也有一些几何则是摄影者用技巧化平凡为神奇,创造出构图精美的艺术画面。当这些“几何”有机地组合起来,一种将人引领进抽象世界的无限魅力便油然而生。

  发掘平凡之中的美学,这就是摄影的神奇之处。作为意大利人最爱的主食之一,通心粉有着弯曲的圆柱体形状,两头有着天然的圆形图案,当它们被随意堆砌,出现在灯光下,澄澈的柔光让画面看起来犹如一幅拼贴画。《空心粉》这幅摄影作品表现的正是这样的几何组合,灯光让整个画面呈现出温暖明媚的橙色,一个个通心粉仿佛是活跃的细胞分子,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立方体》这幅作品则更加抽象地展现了几何的神秘,黑与白的色调中,可以看到层层叠加的立方体呈坡状向上延伸着,上方只能看见几根金属支架,由上而下的白色灯光让人只能隐约看到上方物体的阴影,更添神秘。在这幅画面中,构成主体的主要是黑色与白色的菱形图案,立体感就在无数菱形的排列中油然而生。原本比较单一的物体,在拍摄中被挖掘出重叠、反复的形式感,从而获得了构图上的精彩。

  为了使画面重叠的效果更显著,在拍摄时最好采用中长焦距的镜头,尤其是针对那些隐藏在日常物体中的几何图形,就需要利用这类镜头的成像特点来压缩画面空间,使重叠物体更加紧密,从而营造出最佳拍摄效果。比如《画板》,原本就有着丰富色彩的画板相互叠加,利用中长焦距进行拍摄,能够使画板的色彩对比更加强烈。而《齿轮》由于灯光的绚烂容易使物体轮廓不够清晰,则需借用镜头效果来突出齿轮边缘的造型美,同时也使灯光在不同切面上变幻更为丰富,产生一种空间交错的立体感,让人感叹原来工业机械也有如此艺术的一面!

  几何的重叠需要发现的眼睛,更需要为其找到适合的拍摄方式,才能在表现形式美的同时,将其背后的思想一并展现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几何魅影需“重叠”来衬
谱一曲工业“双重奏”
穿梭于千年古镇
新民晚报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B12几何魅影需“重叠”来衬 2014-02-22 2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