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星层出不穷
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笑傲江湖》中,来自深圳的“小话痨”章馨月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见图①),每天都要对着镜子说1个小时话,她从小爱听《百家讲坛》,不仅模仿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名家说了一大段历史脱口秀,而且,还以李白、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来比喻四位观察员,笑翻了全场观众。
童星在《笑傲江湖》中层出不穷。五龙、高卫钧这两位相声演员年仅6岁(见图②),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看就是对天生的喜剧绝配,他们在舞台上一招一式,三翻四抖,颇有专业范儿。对此,冯小刚竖起大拇指:“如果他们俩上春晚,肯定是春晚压轴最火的。”网友也连连惊叹:“天才!这简直就是下一对马三立与郭启儒啊!”在《笑傲江湖》中,还有一对黄毛小儿柳婉扬、石傲天年龄更小,只有5岁,组成“石榴”组合演绎赵本山、宋丹丹等成人经典小品令人捧腹。有网友评论道:“真是萌煞人也!”“要生就要生这样的萌娃!”
2 引来社会疑虑
不仅在《笑傲江湖》中,童星在其他荧屏真人秀中也触目皆是。如《出彩中国人》中的“小舞帝”张峻豪、“东北邓波儿”曲隽希等;如《超级演说家》中9岁“演讲帝”杨心龙、11岁“小神童”杜兆泽川等;上周开播的《妈妈咪呀》,33岁年轻妈妈王晓就带着5岁的儿子前来表演劲歌热舞……去年,红火荧屏的《爸爸去哪儿》,那几位明星爸爸林志颖、田亮、郭涛、王岳伦、张亮的孩子KIMI、 Cindy、石头、王诗龄,个个都成了人气狂飙的童星。数届《中国达人秀》更是捧红了张冯喜、乌达木等小童星。
童星们的精彩表演在引来阵阵喝彩的同时,也令人产生了种种疑虑。有网友质疑:“过早地走上演艺路,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这么小就经历剧本和舞台的包装,这对于三观尚未成形的孩子们有好处吗?”有人直言:“未成年人就不应该成为电视消费的对象。”有人指出, “选秀”、“晋级”、“淘汰”、“PK”等存在竞争意味的词汇,不应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成名走红后,巨大的商业诱惑接踵而至,显然会对孩子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3 家长有所辩护
与社会种种疑虑相比,把孩子送上荧屏的家长们似乎并不担心。如——
■ 五龙的父亲李涛说,他是个相声迷,是济南一家戏园子的老板,五龙从小就在家耳濡目染,2岁学唱,4岁登台,对相声十分痴迷,相声让6岁的孩子拥有了几倍于同龄孩子的识字量,并让他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 4岁女孩曲隽希的母亲说,在小希希眼中并没有比赛和出名的概念,她所理解的参赛就是上台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我不是把她教育成那种参加各种比赛,就是为了一些名利。我告诉她,上台是为了逗观众开心,观众开心了,她就开心了。
不仅有家长为孩子登台进行辩解,也有不少网友也为童星涌现叫好,呼吁应该尊重孩子的童心和天赋,以推出自己的“秀兰·邓波儿”和“哈利·波特”。 首席记者 俞亮鑫
|专|家|观|点|
引导孩子很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导、教授谢耘耕说,应该尊重孩子天赋,适度参与一些表演,让孩子成长有个宽松环境。但同时,家庭和社会都应引导孩子,不能过度包装和娱乐化,让孩子过早进入名利场会有负面影响,造成虚荣心膨胀,耽误学业,发展单一,影响均衡发展。
名利场上弊端多
儿童文学作家、制片人简平说,让孩子参加真人秀弊多利少,即便有些孩子登台时没有家长那种功利性,但他们也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一夜成名更让他们像中了彩票一样,轻松赚钱,名利膨胀。我见过有些家长在孩子成名后随意“开价”,让孩子满脑子就是钱、钱、钱,不利其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把握度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幼教专家潘斌指出,既不能一味反对家长带孩子上电视,也不能随意赞成,“这个度掌握在家长手中。”他认为适当地让他们在舞台上锻炼自己是可以的。但家长不能低估电视影响力,节目一经播出,就会有数以千万计的观众来对孩子评头论足,对孩子和父母形成的压力不可小觑。
首席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