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经常骑自行车可以使那些患有神经官能症和肥胖症患者,变成身心健康的人。调查还显示,每周能坚持骑车30公里以上者,可以有效降低50%左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由此可见,老年人完全可以根据身体健康的具体状况,适当选择通过骑自行车来进行健身锻炼,同样可以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从理论上来讲,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工作,而双腿则为动力工作。骑车时在体内血液进行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相对较多,心率的变化也会依据双腿蹬踏动作的速度快慢而不同。此时,由于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并排出废弃物,所以心跳频率往往要比平时增加2~3倍。如此反复练习,就能使心肌发达、心脏变大,并且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也随之得到增强,从而使肺的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也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健身效果。
有人倾向于长时间骑慢速车,这样的运动一般比较轻柔,因持续时间长会燃烧掉更多脂肪;而如果选择快速骑车的话,机体主要通过糖原无氧酵解的方式来提供能量,可提高全身尤其是大腿肌肉的无氧运动能力。同时意味着剧烈运动后的身体不适感会被推迟,从而更有助于从事更高强度的运动。如果骑行速度为中速的话,骑车者的心律往往会控制在最大心律的65%~85%之间,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则更加明显,总而言之,车速快慢其健身效果各有所长。
在一篇题为《史上最有效十大减腹动作》的文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踩单车动作”。因为这个运动方式可以对“腹直肌”(从胸廓延伸到骨盆,当腹肌收缩时,腹部被向内拉。在腹肌共同作用下,可使人体躯干向前或向侧面运动甚至扭曲)和“外斜肌”(说白了就是腰部,起于下8根肋骨外面,各肌齿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互相交错,后下部纤维止于髂嵴,张于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均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如果家中无自行车可骑,但也想通过“踩单车动作”来锻炼,可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同样也有效果。首先,仰面躺在地板上,双手交叉抱在头后;其次,双膝向胸部收拢,将两肩胛骨慢慢提离地板,但不拉动脖子;再次,左腿伸直,与地面成约45度角,同时将上身扭向右边,使左肘部向膝盖靠近;第四,恢复到原来姿势后马上改换右腿,使右肘部向左膝盖靠近;最后,左右轮流,像踩单车的动作一样,建议坚持毎次做12~16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