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杯32强中,出生地与效力国不一致的球员高达85人,如果从各自的族裔考量,人数就会变得更加庞大。在族群交流与融合已成社会主流趋势的大背景下,具有移民背景的球员,大大提高了所在国的竞技实力,丰富了球队的技战术风格。
血统引领球风之变
由于后备人才青黄不接,1998年世界杯德国队0比3惨败于黑马克罗地亚。2000年欧洲杯,又再次经历惨败。在要成绩还是保持“纯洁”的两难选择上,德国足球开始转变观念,考虑移民球员加入国家队,以带来以往没有的细腻和技术。
2002年世界杯,主帅沃勒尔召入了德国队第一名非洲裔球员阿萨莫阿,在当时的德国引发震动,但最终的世界杯亚军又让德国人兴奋不已,这一年,波兰后裔克洛泽大放异彩,打进5球拿到银靴奖。之后德国人依然受益不浅,在2006年和2010年连续两届世界杯以及2008年的欧洲杯上,他们都打进四强。
如果没有“移民足球”,德国队肯定不会像如今这样强大。他们将失去中场核心厄齐尔,他的父亲是土耳其人;他们还将失去赫迪拉,他是突尼斯裔。另外,来自波兰的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出生在加纳的博阿滕,以及父母为马其顿人的穆斯塔菲,都没有机会披上德国战袍。
血统之变,也带来球风之变。以往德国球员留给世人的印象,是球风粗犷、性格坚韧,却缺少灵气与创造力。而现在人们却发现,这支德国队竟然玩起了技术流。球风更加细腻的德国队,无疑变得更可怕。
移民足球尝到甜头
足球人才输出最多的是巴西?不对!本届世界杯最大的人才输出国,竟然是法国。
巴西世界杯,法国队中出生地不在法国以及有“他国、他裔”背景的球员,也多达8人。最关键的是,他们的中场核心——一头将法国队顶进八强的博格巴,是来自几内亚的后裔。
此外,法国队埃弗拉、萨尼亚、萨科三名后防线上的绝对主力来自塞内加尔,西索科来自马里、马图伊迪来自安哥拉、前锋本泽马来自阿尔及利亚,加上同样有着非洲血统的马武巴,8名“移民球员”成为了推动法国队呼啸前行的强大动力。
投桃报李,因“移民足球”获利的法国,也成为最大的足球人才输出国。在巴西表现惊艳的阿尔及利亚队中,核心费古利等多达14人来自法国。
球员融合已成趋势
本届世界杯16强中,多支球队都具有明显的移民足球特点。除了阿尔及利亚外,瑞士队同样是巴西世界杯“移民足球”球队的代表,超过半数的球员有移民背景,球队核心沙奇里的祖籍是科索沃,队长因勒有土耳其血统,此外瑞士队中还有意大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班牙等国的后裔。克林斯曼将德国足球理念带到美国的同时,也把“移民足球”一起带了过去,他们有4名球员出生于德国。但他们吸纳足球“移民”的步子还不够大,被同样靠移民足球打天下的比利时挡住去路。
比利时队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后裔,登贝莱的父亲来自马里,维特塞尔可以代表法国队出战,费莱尼的父母出生在摩洛哥,阿扎尔拥有阿尔及利亚血统,后防核心孔帕尼则是刚果后裔,这匹被世人寄予厚望的黑马,堪称巴西最强的“移民部队”。
随着全球化、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移民球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给所在国的足球带去了新鲜元素。难怪有人提出:一直落后挨打的中国足球,将来能否效仿? 特派记者 关尹
(本报里约热内卢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