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阎祖强“向无证照小餐饮宣战”及《闸北区无证无照三年(2013-2015)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闸北食药监分局和临汾路街道的领导共同决议:由我带领闸北食药监分局第四监督所的执法人员,以临汾路街道为试点,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探索无证小餐饮治理的新路。
首先,我们依托街道网格化平台,对无证小餐饮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摸,通过逐户上门查看并登记基本信息,厘清无证底数,逐一梳理原因,初步建立起临汾路街道无证小餐饮单位的一户一档基本资料。
随后,我们从场所设施、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综合素养等方面着手,对无证小餐饮单位进行指导、帮促。
■ 拆建并举,现场指导 针对有的无证小餐饮单位布局不合理、设施不规范的现象,经业主同意,带领施工队到现场拆封厕所、修建水池,按规定标准对场所设施进行改造;配置清洗消毒用具,现场开展操作指导,解决清洗消毒不规范的问题。
■ 索证索票,溯源可查 在食品原料进货管理上,与业主反复强调和落实索证索票要求,确保食品来源安全正规。
■ 学习培训,持证上岗 组织食品安全的集中培训和考核,通过手把手教学,使其熟悉和掌握所从事食品行业必备的应知应会知识,做到持证(培训合格证)经营;同时,限期要求从业人员完成健康体检,做到持证(健康证明)上岗。
■ 集中力量,综合治理 对一小部分坚决不配合、不整改的无证小餐饮单位,层层追溯房屋出租方、产权人,在街道、公安等部门的鼎力协助下,先后关停了位于岭南路上的无证龙虾店、保德路上的无证快餐店,还关停了校园周边的4户无证小餐饮单位。
目前,已关、停、并、转(转业态、发放临时或正式许可)临汾路街道的无证小餐饮31户,对符合备案要求的其余单位均纳入登记公示管理。
下一阶段,将积极探索无证小餐饮治理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巡查员制度等,以确保“不回潮”“不反弹”,并在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闸北区委区府的指导下、逐步向其他有条件的街道(镇)进行推广、复制,最终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目标,全面推进闸北的无证小餐饮治理。
对集中夜市这类餐饮模式的引导管理监督,我们将进行进一步探索,如借鉴台北士林夜市的经验,这个夜市有自发形成的管理委员会,对摊贩进行管理和约束。台北还专门为夜市制定制度,对污水、油烟排放、营业时间等都有严格规定,如果商家违规,轻则罚款,重则停业。
贾敏 (闸北食药监分局第四监督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