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霏霏的细雨正如我哀伤的心情,伯父陈越潮于8月6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伯父、伯母同为东华大学离休干部,他们早在2002年就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并且携手约定:无论谁先走,对方一定要督促子女完成共同的心愿。两年前伯母去世,伯父含泪完成了他们共同的约定:遗体捐献,6万多元的抚恤金、丧葬费捐献给东华大学困难学生。而伯父更是早早就交代好了自己的身后事:不办丧事,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甚至连家里一切都要保持原样,不放遗像,不设祭台。作为离休干部,身后有一笔数万元的抚恤金、丧葬费,亦全部捐献给伯父生前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街道。
伯父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千祥乡一个富裕的家庭,伯父解放前考入英士大学,求学期间,突发肺结核,家里为了医治伯父的病,花费了重金。伯父在金华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结识了做护士的伯母,伯母精心护理、关爱,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可此事却遭到祖父的极力反对,思考多日后,伯父伯母毅然决定,为了他们的爱情,怀着他们共同的理想,他们于1949年年初奔赴山东解放区,投身革命。从此伯父伯母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即使伯父被错打成右派,降职降薪,伯母始终不离不弃,两人携手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人生。
伯父伯母在山东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后不久,即随解放军南下,参加解放,接管上海的工作。1952年伯父参与了筹备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后升为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之后合并入东华大学)的建校工作。一直工作到1986年离休。伯父离休前担任学校工会副主席,校分房领导小组组长。伯父家的住房一直是上世纪50年代学校分给他的一套厨房、卫生都是公用的老式花园洋房底层的两间,就是这样两间房子,学校其他老师住房困难,伯父还让出一间给这位老师。后来学校已经决定分配一套厨卫独用的公房给伯父,但是伯父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作为分房领导小组组长怎么可以给自己分房?还是把这套房子分给更困难、更需要的老师吧。就这样,直到伯父离休后,才按规定接受了学校分给他的一套厨卫独用的公房。
伯父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伯父,愿伯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