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含泪的约定
陈 炯
  陈 炯

  那天,霏霏的细雨正如我哀伤的心情,伯父陈越潮于8月6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伯父、伯母同为东华大学离休干部,他们早在2002年就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并且携手约定:无论谁先走,对方一定要督促子女完成共同的心愿。两年前伯母去世,伯父含泪完成了他们共同的约定:遗体捐献,6万多元的抚恤金、丧葬费捐献给东华大学困难学生。而伯父更是早早就交代好了自己的身后事:不办丧事,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甚至连家里一切都要保持原样,不放遗像,不设祭台。作为离休干部,身后有一笔数万元的抚恤金、丧葬费,亦全部捐献给伯父生前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街道。

  伯父1926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千祥乡一个富裕的家庭,伯父解放前考入英士大学,求学期间,突发肺结核,家里为了医治伯父的病,花费了重金。伯父在金华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结识了做护士的伯母,伯母精心护理、关爱,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可此事却遭到祖父的极力反对,思考多日后,伯父伯母毅然决定,为了他们的爱情,怀着他们共同的理想,他们于1949年年初奔赴山东解放区,投身革命。从此伯父伯母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即使伯父被错打成右派,降职降薪,伯母始终不离不弃,两人携手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人生。

  伯父伯母在山东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后不久,即随解放军南下,参加解放,接管上海的工作。1952年伯父参与了筹备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后升为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之后合并入东华大学)的建校工作。一直工作到1986年离休。伯父离休前担任学校工会副主席,校分房领导小组组长。伯父家的住房一直是上世纪50年代学校分给他的一套厨房、卫生都是公用的老式花园洋房底层的两间,就是这样两间房子,学校其他老师住房困难,伯父还让出一间给这位老师。后来学校已经决定分配一套厨卫独用的公房给伯父,但是伯父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作为分房领导小组组长怎么可以给自己分房?还是把这套房子分给更困难、更需要的老师吧。就这样,直到伯父离休后,才按规定接受了学校分给他的一套厨卫独用的公房。

  伯父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伯父,愿伯父一路走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我和《望乡》的故事
做大闸蟹吧
企业文化要健康
走进名人故居
狡猾的豺狗
含泪的约定
高原魂
健身球使我身材好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含泪的约定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