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蛋饼
曹刚
  曹刚

  新识一高中校友,问:“一句话证明你读过母校?”答:“校门对面的蛋饼很赞。”彼此会心一笑,是自己人。最近重返母校,发现蛋饼摊竟还在。20年过去了!

  曾经英挺的摊主年过半百,背影佝偻;他80多岁的老母头发全白,认真调制着甜面酱,一如当年。

  咬一口,熟悉的美好重回舌尖。上次光顾时,大户腰里还别着拷机,乔布斯在玩动画,王靖雯刚把名字改回王菲,专辑卡带卖9.8元一盒……人人都说,世界变化太快,可这蛋饼居然没变。

  老板是上海人,摊饼时很专注。夸饼好吃,他特得意,说:“阿拉从来不掺假。”面粉、酱料、鸡蛋、用油,均为真材实料。用心做出的美味,足以绵延20年,和店大店小无关。

  摊主说,明年多半要搬,不做了。他孤立街头,四周旧房快拆光了。两公里外的另一个小摊,由一位北方妇女独撑。那是我尝过最好吃的杂粮鸡蛋煎饼,没有之一。饼香、馕脆、配菜足、酱料鲜,绝无偷工减料,天天排队。

  这些已成回忆,今年再没见过她。上海男人在家门口摆摊20年,而她,没有固定落脚点。尽管饼香四溢,征服周边居民,可终究某一天,不告而别。

  两家蛋饼摊有共同点:深受食客欢迎,却不受社会待见,除非打了城管,或吃倒了顾客。事实上,我们身边有很多小人物,用微弱力量诠释着“诚信”——好吃且用料实在,店小但货真价实。

  前几天看一档美食栏目,介绍两家小店。牛杂店老板每天工作16小时,严把食材关,不贪暴利,不求连锁,顾客盈门。他只去一家香料店进货,店主同样实在——尝遍自家所有香料,指导顾客辨别真假。

  这样朴实的电视节目,太少。仅仅本月,就有多条浮躁的新闻:台湾查处数百吨地沟油混制食用油;央视曝光鲜榨果汁多为勾兑,成本1元卖30元;四川发现假牛肉干,由病死猪肉和狐狸肉加香精制成……

  打假必须重拳出击,狠狠曝光,但那些温馨的诚信故事和渺小的主人公,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爱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资讯
防止“高招扶贫”重蹈高考加分覆辙
的哥爷叔
蛋饼
缝合医患关系,要手术还要仁心
大V转型?
求器勿忘问大道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蛋饼 2014-09-15 2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