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福利”的语义并轨
何小手
  何小手

  过去只要公务员抱怨工资低,就有很多人站出来表达异议,反对者认为,公务员的收入结构中工资只是一部分,更多收入是以福利形式发放的。这样的反驳向来很有力度,目前公务员群体的确享受着一定的福利,工资虽来自财政拨款,但其他津贴则是按照部门经济状况来发放,这也导致公务员群体内部的贫富差距。不少抱怨收入低的公务员备感委屈,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的要求很难得到民众支持。

  最近出现的一个新变化是,不少公务员反映福利因反腐而缩水,这其中不仅有清水衙门,过去那些经济状况相对好的部门的公务员也开始表达不满。有一篇评论文章中说,这并非中央反腐的本意,并主张过去应得的福利应该保留。这的确反映了当前的突出问题,也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问题在于“应得”二字,何为应得,哪些福利是正当的,舆论最近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有文章梳理了那些不能拿掉的职工正常福利,在微信上传播颇广。其主要依据是财政部2009年下发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节日补助、交通、车改、异地安家费等福利名目,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企业提供福利费一般不超工资总额14%”。客观地说,这样的比例并不高,问题在于,现实中很多政府部门的福利超过了这一数字,过去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风暴”都揭示了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应得的福利在规定和实施层面出现了较大落差。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府部门的“福利”二字囊括了太多内容,无论合规还是不合规都被冠以“福利”。当公务人员对福利提出要求时,一个值得辨析的问题是,到底是要恢复过去那种有着腐败意味的福利,还是仅是应得的福利?

  各方对福利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主张的差异。其实,回顾历史就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利体系本身就存在差别化的特征,在城市和政府部门,福利可谓名副其实,而在农村,福利其实仅仅停留在社会救济。公务人员今天对福利缩水有不适感,除了因为当前的反腐风暴这一特殊背景,还因为福利制度惯性的影响,使长期浸润其中的人不自觉地迷恋过去的体制温室。现实情况是,即便没有反腐,过去由单位创造的小社会也一去不复返,所谓的福利,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光鲜亮丽,让人想入非非。

  今天媒体呼吁应得的福利应有所保障,在受到肯定的同时,民间纷纷科普,提示何为应得的福利,至此为止,民间的福利与体制内的福利起码在语义上完成了并轨。往后即便提出福利主张,讨论也应该建立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之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B24版:慢病/新民健康
EMBA为何南橘北枳
惊奇之心
猪味香水
打破“诉访怪圈”,要走法治轨道
谣言
“福利”的语义并轨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福利”的语义并轨 2014-09-16 2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