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廖一明和他的学生”电视晚会昨天举行
~~~“廖一明和他的学生”电视晚会昨天举行
~~~“廖一明和他的学生”电视晚会昨天举行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早在中国唱响《星星索》
“廖一明和他的学生”电视晚会昨天举行
俞亮鑫
■ 魏松与恩师廖一明朱良城 摄
  昨天,电视晚会《青春的歌声永不落——九旬声乐教育家廖一明和他的学生》在上海电视台举行。任桂珍、魏松、沈小岑、岳彩富等到场献歌,在北京住院的歌唱家李双江和当晚有演出的学生王作欣等纷纷来电致贺。当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廖教授登台并自称是“90后”时,全场起立,报以热烈掌声,向这位为中国和世界歌坛培养了上百位歌唱演员的老教授致敬。

  一曲《星星索》拉开了这台晚会的帷幕,原来,在我国最早唱响这首印尼民歌的就是廖一明教授。《精彩老朋友》主持人叶惠贤说,他自己也是廖老师的学生,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大家策划了这台晚会以铭记师恩。60多年来,廖老师运用咽音发声法,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歌唱家,其方法还能使一些声质不好、音域不宽的嗓音发生奇迹般的变化。78岁的歌唱家陈景熹是廖老师的大弟子,也是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领唱者,他说:“我的歌声舒缓、明亮,要感谢廖老师。”享誉国内外歌坛的歌唱家魏松也感叹道:“我也是咽音发声法的受益者。”当年曾走红全国的歌星沈小岑说:“我当年是泥水匠,向廖老师学声乐才改变了我的命运。现在我演音乐剧《妈妈咪呀》时,还常常向廖老师请教。”有趣的是,昨天前来助演的金旋律合唱团,当众即兴地向廖一明老师学起了咽音发声法,大家风趣地说:“今天我们集体成了廖老师的关门弟子。”评弹演员倪迎春、京剧演员胡璇分别演唱《蝶恋花》和《钓金龟》,原来她俩也是廖老师的学生,她们清亮、高亢的唱腔中,也有着咽音发声法的奇妙。

  最后,全体学生集体唱响了一首《感恩》,并相继向廖老师献上鲜花。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专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专版/市场资讯
最早在中国唱响《星星索》
为“金星脱口秀”支招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3最早在中国唱响《星星索》 2014-09-22 2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