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亨传人”
苏剑秋
  ◆ 苏剑秋

  首先要说明的,这里的“大亨传人”,是指清代制壶名人邵大亨的传人,当今宜兴工艺美术师——中青年陶艺家邵亚芬。一位端庄含蓄儒雅温润的女陶瓷艺术家。

  苏州朵云轩坐落在热闹繁华的观前后街上,走进朵云轩顿觉清净温婉,一股文人气息与街面人头攒动形成鲜明对比,人一下子静了下来。这里正在举行由上海“康乐斋”主办的宜兴紫砂文人壶的展示活动,四面八方前来捧场观赏者踊跃。正是在这次活动上,我有幸结识了邵亚芬。那天午后,在朵云轩幽静的长廊一侧,望见邵亚芬一人正坐在长廊边拍打紫泥坯,节奏和谐,原来她正为马上开始的现场制壶作准备呢。

  邵亚芬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紫砂村(原上元村),祖上几辈以制壶为营生,尤以清代制壶名人邵大亨声名远扬。她自幼耳濡目染亲受制壶熏陶,伯父邵生祥为民间制壶专家,父亲邵顺祥也是一位从事紫砂艺术的名家。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邵亚芬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自1986年从艺校毕业后一发而不可收。在这几十年制壶经历中,有辛苦付出,当然还有不断地收获成功喜悦。她说:“在宜兴紫砂三厂期间,受到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的悉心指导,创作的成熟与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凭借着一股热情对紫砂艺术的执着和迷恋,以继承传统为基点潜心研究,审美观的提高,使她在近年中揽获了许多国内大型博览会奖项。但在荣誉前面她的头脑却十分清醒。

  苏州朵云轩中,邵亚芬在演示着制壶过程,认真地给观众讲解着步骤,人群中的她,神情自然,慢慢地,一把紫砂壶渐成雏形。然而,要制成一把壶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只是同大家共享一下过程而已。是啊!我想紫砂艺术本来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活计呵。

  后来到了邵亚芬周小彬夫妇的“亨风陶庄”,观摩了他们的许多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到陶艺工作者的内涵和努力。邵亚芬继承了前辈的精华,同时又不懈地努力寻找着自己的语言,这点实属不易。

  如图这把《安逸》壶,器形落落大方。邵亚芬抓住了宜兴紫砂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素色素饰,紧扣质朴无华的品格,制作线条圆润清晰,令人爱不释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满目清新见深情
东汉地支错位四灵博局镜
“大亨传人”
我的先生徐大刚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大亨传人” 2014-11-22 2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