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认识的陶者光焰
祁和亮
■ 蓝池
■ 情满焰山
  与光焰认识是一位文化艺术界朋友的引荐,初见时感觉他有点傻,谈吐举止没有艺术家那种激情,接触多了,才悟到他胸中波澜壮阔的大海是那样的辽阔,那种对陶的情感,那种为之付出的艰辛,那种遭遇了多少冷嘲热讽,

  他与陶一见如故,由爱陶,赏陶,藏陶,发展到烧陶,他却甘愿“自陶苦吃”。面对陶的没落,他痛心疾首。在几近不惑之年他毅然放弃了之前从事了十几年的装饰设计工作,突发奇想,自己建窑烧陶。

  他虽是大学美术专业毕业,但之前从未接触过烧陶,也没有去陶瓷工厂专门学习过。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他的选择,想来想去就是他的名字跟烧陶有点关系,所以他自以为是天生的陶工,肩负了烧陶的使命。从此他每日与泥土相伴,摆脱所有束缚,专注于陶,沉浸于陶。每日筋疲力尽,却又乐此不疲。每次濒临绝境,又总能绝处逢生。每次烧窑他都有新的发现,他不停地在陶上寻找着,思考着,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牵引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陶是神奇的,从泥土的取材,塑造,直至烧制成品整个过程都充满神奇。在对泥土的不断揉搓,捶打,刮捏等一系列的塑造过程中倾注了他的精神、情感和思考。他的陶就如他本人,执着、自然、纯真、拙朴。做陶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是孤独的也是温暖的,是悠闲的也是忙碌的,是失落的也是充盈的,总之说不清,百感交集。他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是在做陶,也没有认为手中把捏的是泥土,他沉浸在陶园里,融入在自然里,他的生活变成了陶。他认为陶者就要亲临烧陶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自然融汇贯通的境界,陶者的灵感,激情和个性才会完整地表达出来,而不会被他人的技艺和工艺环节一步步侵扰和吞噬。

  他生长在北方的海边,性格硬朗而深沉,之前看似陶之外的工作反倒使他少了禁锢和约束,给了他更多自由和创新的机会。他潜心钻研,大胆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他力求造型简约大气,釉色纯净亮丽,机理灵动自然,如海边的岩石朴实沉默,如海市盛楼般如梦如幻,如迸发的烈焰激情澎湃。他喜欢陶的那种坚如岩,声如磐的感觉,所以采用1200度以上高温烧制,这样看上去陶的质地很真实,保留了泥土的本色。釉料选用天然矿物釉,能够经受高温并在窑炉中产生奇特的窑变,在同一件作品上彰显出沧桑古朴与鲜明亮丽的美妙融合,如能与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形成写意,意境之美,更是可遇不可求,这可能就是陶者孜孜追求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吧。祁和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扬州八怪”罗聘精品梅花 亮相敬华秋拍
我认识的陶者光焰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B11我认识的陶者光焰 2014-11-22 2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