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又来电了。
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他的英语考试通过了,九月份就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书了。我已经记不清这是老孙第几次来电了。不过这次来电显然是他最开心的一次,我也是。
与老孙的相识要追溯到六年前。我在上海电视大学普陀分校授课,老孙是我班上的一个同学。那年的老孙,虽然仅有四十多岁,但工作和生活的重压已经使他华发早生,加上一张黝黑的面孔,显得分外沧桑憔悴。老孙是下岗职工,被安置在街道从事社区治保工作,收入极低,妻子无业,女儿正读高中。得知老孙的境遇后,我感叹之外,颇有几分同病相怜的恻隐之情。因为,彼时的我,刚在上海就业,举目无亲,亦无立锥之地,正处于“谋生无奈日奔驰”的窘境。
班上十几个同学,老孙是最年长、也是最用功、最喜欢提问的一个。老孙读的是法律专业,这是他的兴趣所系,也是他深思熟虑精挑细选的。他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获取一技之长以实现转型发展。六年前,老孙计划修完专科,继续攻读法律本科,然后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以此改变命运,开始崭新的人生轨迹。
老孙向我描绘他的宏伟蓝图的时候,说实话,我并不怎么相信,总觉得他一把年纪了,基础和资质又不是很好,能拿到专科文凭已经很不容易了,本科毕业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是老孙言之凿凿,情之切切,我委实不忍心浇灭他的满腔热情,只好随声附和,勉励鼓舞一番了事。但我未曾想到,他竟然咬紧牙关,一路闯关夺隘,挺过来了!去年年末,他发来短信说,只差一门英语了,英语过了就可以拿到本科文凭。我既为他高兴,又替他捏了一把汗。一个五十开外的人,一个外语基础薄弱的人,要通过本科的英语考试,谈何容易?然而,天道酬勤,老孙竟通过了!我惊讶之外就只剩下惊喜了。老孙告诉我,他下了很多功夫,复习资料全部背熟了,分数考得还挺高。我不得不格外佩服老孙的坚韧、执着和拼搏了。
六年来,老孙隔三差五就来个电话,内容不是求教专业知识或工作问题,就是慷慨激昂地陈述他的梦想,告知他的近况和学习计划。他为人直爽,说话干脆,不逢迎客套,也不会拐弯抹角,有一种朴素的情怀和原始的正义感。不管你在忙什么,也不管你当时有没有空闲,他一个电话打来,一接通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通言语,有时候,我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紧急刹车,和我说再见了。日子久了,我也就习惯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把我当成了倾诉对象或者是“精神灯塔”,需要的是我简单的一声肯定和鼓励。
在电大做教书匠已经十年了。十年来,酸甜苦辣诸多滋味已经遍尝,缺憾之一即为成就感不多。老孙之类的好学乐学者尽管寥若晨星,但却弥补了我的缺憾,让我体味到了终身教育、平民教育的价值意义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这也成了我这么多年来不竭努力和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每当事不如意不遂心时,我就会想起老孙,一种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就会油然而生。老孙竟也成了我的精神灯塔!古人云:教学相长。信哉。
老孙正在积极备考明年的司法考试,期望尽早实现他的律师梦。我现在坚信,他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