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过一篇关于各国国民素质的文章,把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修养写得不怎么好,难道我们的国民素质就真的没落了?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不。”在我看来,这也许是少数人铸成的过失,有损了中国人整体的形象。
众知周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跃的提高,相比之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却稍显落后。曾在书中看到过一位国外店员的话:“日韩的客人来了,总是安安静静的,隔着货柜欣赏,临走对你鞠躬或致谢。而中国的客人来了,隔得很远便已听到他们的嘈杂声,在货柜上乱摸乱动,一声不吭地走了。过一会儿回来只听得他们用生硬的英语说道:‘take all(全部要了)’。这便是亚洲地区不同的客人的差异。”上述事件中,微小的细节体现了少数人的素养。
那要改变现状,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是要整体提高国人的素质,人是因环境而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整体的积极作用下,少数人自会向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方向进步。
再次,相关的法律政策也应该贯彻落实,如“随地吐口香糖、乱穿马路”等。或许责罚不必太重,但要使做错事的人严肃意识到这点。
最后,我认为应唤起人们对华夏礼仪之邦的认识与记忆。在光速发展的年代,只有保留自我文化素养的国家,才可能在世界文化占据一地。
记得《周易》里这样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人,无论何时心中都应饱含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自强不息,用自己的表现去给国家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