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家最爱长果
万伯翱
  万伯翱

  长果是我祖籍山东鲁西人氏对花生的爱称。也有河南河北等地老人这么称呼花生,实际中间还缺一个“生”字,应叫“长生果”,口语简化称之了。 “花生”是现今最普遍口语称谓,前面还省了一个“落”字,原为“落花生”。从植物学上讲,它属蔷薇目,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柔软的茎常常亲近着大地生长,有的枝蔓也呈直立状。我下乡河南当知青在黄泛区农场园艺场务农时,常在初夏六月下旬或七月初把我们冬闲时剥出选好的花生米,在我们脚下黄河泛滥过、不到十厘米的沙质土壤里打好畦,三五粒一把把点播,不到一周它就会扎根发芽,很快就冒出绿色小叶,不久就开出丛丛杏黄色蝶似小花,受精后子房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在黑暗的地下默默地生长发育成带壳长形果实,称之为罕见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通常亩产400斤左右,风调雨顺、底肥足、好年景加上科学的田间管理,产量能翻一番达到800斤以上呢!我们园艺工人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通常在两三年幼龄树苗十米行距的果树中间套种,这样花生幼苗因为果树尚矮小,两种植物没有阳光、水分和肥料之争,各自相安成长。花生和豆类一样都会在根茎上生长出根瘤,它能固定空气中流动的氮肥使作物产量能增产百分之十呢!十一月中下旬后头霜降过几乎是在所有晚秋作物收割入仓后(花生生长期为130天左右),我们就开始收获这种晚秋作物了。这可是个力气活,得用特制的三齿抓钩,抡将起来,一抓钩刨挖下去应能抓住它地下的密集果实中间,而又不能伤损地下果实,翻过块状泥土就是不掉不散的整整一束花生果实呢!秋收季节不时遇到绵绵雨天,此时从地里拉到场中暴晒的花生需特别警觉气象预报和根据当地经验看到天气转阴欲雨就得再来一次“龙口夺粮”。农工们迅速用铁耙收集场中花生枝蔓堆成大垛,盖上防雨布,天放晴场地干爽时,及时用铁耕抓钩再扒开垛反复晒干,保证花生果不霉不烂,再摘去秧蔓装进麻袋入仓,才能算是“丰产又丰收”了呢!冬闲大雪纷飞不能下地干活时,我们就在屋里剥开长果硬壳,挑选出良种以备来年初夏播种用。

  我已经98岁的父亲万里一直都非常喜欢这长生果,在他中南海含和堂家中饭桌上常年老四样:五香花生米(或煮或炒)外加一盘自制酱牛肉和豆腐干,还有山东莱芜生产的香肠,全家都和他一起享用起来真是津津有味、美不胜收。我父亲对花生特别情有独钟应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他被党中央任命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冒着风险突破极左樊篱在肥西和小岗村等地实行大包干责任田,那年大旱后反倒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获得大丰收——也包括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在他冬天再视察这些地区时,丰收后的农民早已炒好花生,再三往他军大衣兜里塞满。他十分喜悦地带回这些花生,在省委办公会上分发给各位常委,让大家一起品尝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花生因物美价廉又利于储运,更能贫富共享,使之无论中秋时传统的“五仁月饼”,还是国内外航班上或高铁上赠送的“精选果仁”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宠爱食品。更不用说美味的花生酱更是欧美人士的常年所需了。它的含油量高达50%,且气味清香诱人,色泽透明晶莹的“鲁花花生油”更是受到大江南北百姓所钟爱。

  花生米除了生吃时口感略差些,它无论炒、卤、炸、淹、煮、泡时加上多种佐料等等食用法,味道都十分受人青睐,甚至一盘越吃越香的炒花生米就能伴君一瓶美酒,开国总理周恩来佐酒总离不开一盘香喷喷的油炸花生米。

  药典上注明:花生米中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都很丰富,对人体起着抗老化作用,众所周知花生仁红色裹衣含有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人体创伤出血时有奇特的凝血止血作用,也就是说能制造血小板。医生常对妇女产后乳汁欠足者让她们多吃猪蹄和鲫鱼佐以花生米一起烹熟食之,有明显的滋补气血作用。花生果实含钙量很高也是“天然钙片”,实是童叟生长和抗衰老的补钙佳品。发霉的花生米和花生食品切勿再吃,所滋生的黄曲霉素是极强致癌物。痛风、胃溃疡、肠炎和跌打淤血患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花生米。

  许多文学家和唐诗宋词和民间谚语中都对长生果有精彩赞颂,但对现代人的影响莫过于两位近代大作家许地山和老舍分别在1922年和1935年一气挥就的同名散文《落花生》,都已列为传世名篇。不过小学课本曾选用许氏短小精悍的五百字散文《落花生》,许着重描绘花生的不动声色,不包装、不作秀、没有任何炫耀、朴实无华的品质,更不向人类索取更多的水和肥,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它也没有大红大紫的大朵虚荣花色,只把小小花儿闭了,就把果子默默埋入地下,等到秋后成熟才让人们把它挖出来。老作家许地山谆谆告诉后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而老舍先生则用他生动形象的北京地方语言描绘出了落花生是如此——可亲、可爱、可食。老舍先生的亲身体会:这长生果永远是穷苦人民和知识分子的可靠朋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演出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申城社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06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财经回顾
   第B08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财经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海归心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16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名表
   第C06版:名表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珠宝
共生是金
万家最爱长果
巨人的演说(油画)
翁灵文忆谈曹聚仁
白云重叠千万仭(国画)
从出丑到出口
灯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万家最爱长果 2014-12-26 2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