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静读作家、记者、“南社”诗人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所著《蒋经国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此书,乃年逾古稀、属龙的影剧演艺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曹雷,不久前签赠的。该书文图双美,实话实说,颇多传奇佚事,读来情味盎然。曹雷偕小她七岁属猪的幼弟景行,合写的《序言》中说:“母亲邓珂云(1916-1991)七十多岁去世前,还记得那年(1941)春节(在赣南),经国先生让勤务兵挑着一担年货,随他大年初一清早踏雪上门拜年,一进门就抱起才牙牙学语的曹雷。”这一含情细节,又勾起我对已故香港资深文化人翁灵文(清光绪帝师翁同龢玄侄孙)在1987年元月12日在香港《东方日报·七星阵》上的《也谈曹聚仁》一文的怀念。翁文说:和曹聚仁相识是在五十年代末,曹正和徐訏(1908-1980,小说家,原名伯訏,浙江慈溪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其描写二战期间中、日、美三国间谍活动的长篇小说《风萧萧》脍炙人口)等办“创垦出版社”时期。“有天我去香港东亚银行楼上有事晤徐訏,正谈着话曹走了进来,徐訏便唱名介绍。在这之前,我对曹聚仁的大名早已熟悉,最初是在学校读过他将章太炎大师的讲学记录整理而成的《国故论衡》;还读过他和陈望道等主编的《涛声》《太白》等杂志上的文章。他在复旦、持志、光华等大学担任过教授。这时期他和鲁迅往来频频,在鲁迅现存的手稿中,辑有致曹聚仁信札多篇。抗战军兴,曹投教鞭走上战场,先是报道闸北战事,继以中央社特派员身份足迹遍于东战场。他所写的战地报道生动翔实,对局势发展的判断亦多语中……1950年开始,曹聚仁移居香港,一直是单身一个。他太太邓珂云也是位作家,徐訏曾语人:邓珂云是上海务本女校的‘校花’,曹听了大不以为然地说:‘校花’这种名称,是中西、清心那些贵族女校才有的玩意;务本女中从来没有这类无聊的称呼。但曹和邓珂云是师生相恋却是事实,他曾如此自供:‘我的妻子邓珂云是务本女中的学生,我是对她一见钟情……我走上讲台,第一眼看到第二排第三行,坐着这么一位女生,她是我梦中的人,我就开始发痴了’……”
曹雷对我说:“母亲邓珂云1934年在务本女中(今第二中学)读高三,父亲曹聚仁当时是那个班的国文老师。”信哉翁文之述也。又悉:“文革”结束,玉宇澄清,邓珂云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如今曹雷亦薪火相承地被聘为文史馆的馆员;年逾花甲的弟弟曹景行自港回沪后,亦应邀出任新闻综合频道《双城(上海与台北)记》节目的主持人,为台海两岸同胞之融通、圆梦,早日实现父亲未竟之遗愿而竭忠尽智。真个是:“有其父母必有其儿女”也。信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