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请牙科专家看一看
与此同时,宋庆龄还于11月3日中午,在寓所设便宴招待了爱泼斯坦、邱茉莉夫妇,与老朋友一起共进午餐。
翌日上午八点整,当顾承敏像以往那样准时来到后海为宋庆龄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宋庆龄已在等她了,面前的漱口杯里,盛放着一副上颚的假牙。顾承敏料想有问题,还没开口,宋庆龄就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对她说道:“顾医生给我看看,这牙龈上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
顾承敏连忙打开医疗箱,从中取出手电,为宋庆龄进行检查。就着手电光一看,顾承敏立即发现在宋庆龄右边下颚盘牙的牙龈上,长了一粒黑乎乎的东西,把牙龈顶得鼓鼓的。用止血钳轻轻地碰碰,还很硬呢。
“痛不痛?”顾承敏问道。“痛倒不痛,只是有点胀。会不会是长了什么肿瘤了吧?”宋庆龄不由担心地问道。“不会的吧?”“你看是不是请个牙科专家来看一看?”“好的。我马上就去。下午您休息起来后,请他诊断一下。”面对宋庆龄的提问,顾承敏无以回答,因为她所稔熟的只是内科,对牙科可是十足的门外汉。现在她能做的就是去北京医院请专家。
于是,顾承敏一边按规定向保健局革命委员会作了简短的汇报,一边直奔北京医院。到单位后,她先直奔院长室,打算请韩副院长去后海出诊。韩副院长名叫韩宗琦,是我国著名的口腔专家,那时刚调到北京医院任副院长。不巧的是,韩副院长刚好在前几天随周总理去西安了。于是,顾承敏与院长商量后,就转身去了口腔门诊科,找到了正在为患者诊治的栾文民医生——一个风华正茂、神采奕奕的青年小伙子。
顾承敏把栾文民单独叫到了一边,开口就说:“栾医生,我想请你跟我去趟后海,出诊呢。”栾文民知道顾承敏是宋庆龄的保健医生,也知道后海是宋庆龄的寓所所在地,但不清楚顾承敏今天请他去后海是为哪位出诊。刚想问,顾承敏就压低嗓音对他说道:“今天上午首长刷牙时,摘下假牙,发现牙龈上长了一粒东西,很硬,颜色发黑。她担心是不是长了肿瘤,请专家去看一下。”
栾文民听了,不由一愣。
栾文民196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当时他才34岁,临床加门诊也只有十年时间,他自忖说什么也够不上专家呀。所以他当即脱口而出问道:“为什么不请韩院长去?”“韩院长随周总理到西安去了,你的专长是口腔颌面外科,你去比较合适。我已请示院领导同意了。”顾承敏一边实话实说,一边又问道,“你估计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栾文民想了想,答道:“如果这粒黑色的东西很硬,并不太疼痛,而且又是长在假牙下面的话,那很可能是过去拔牙时遗留下的残根或残片,由于组织的排异作用,慢慢推到牙龈表面引起的。”“你看该怎么处理呢?”“拔了就行了。”“难度大吗?”“只要是我刚才的分析那样,那应该是不难的。”“好,那你就准备一下,下午两点整,我们一起去后海。”“好的。”
顾承敏在医院里,是一向以稳重友善而著称的,在同事中间有着较高的威信。所以栾文民听了也就不再犹豫了。
说实话,栾文民自正式从医以来,还从没有为像宋庆龄这样的高级中央首长治过病,所以他又忍不住问道:“顾医生,那我见了首长后该怎么称呼呀?”“称首长就行,也不要加任何头衔。”“唔。”
顾承敏走后,栾文民马上找到了下午准备与自己一起同行的牙科护士顾美珍,然后两人一起准备了麻药和各种器械。根据经验,栾文民知道这种残根或残片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一般的拔牙钳夹不住。于是,除了常规的器械外,他又特别准备了几把不同型号的止血钳,用方巾包好消毒备用。中午回家时,他又特意换了一件白衬衣,外面穿上当时流行的深灰色的制服,下身穿上一条新的卡其布裤子,换上了一双松紧口的布鞋——这是当时栾文民所能找出的最好的衣服了。
下午两点整,刘凤山驾着红旗牌轿车,准时来到了医院大门口,载上顾承敏、栾文民与顾美珍,直接前往了后海宋庆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