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支持“非作战行动”
“开发合作大纲”由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大纲”修订而来,是日本2003年以来首次修订“政府开发援助大纲”。“开发合作大纲”与“政府开发援助大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援助外国部队的禁令,政府开发援助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外国部队的非作战行动。
新大纲写道:“如果受惠国军方或军事人员投入到旨在(改善)民众生活和非军事行动的开发合作,(日本)将逐个考虑这些个案并考虑予以这类援助的规模。”
日本政府面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政府开发援助计划已有60年,仅限于民生用途。2003年版“政府开发援助大纲”明确规定,政府开发援助不得用于军事用途和可能加剧国际争端的领域。
首次提及“国家利益”
新大纲将海洋、太空、网络安全、反恐、扫雷等列入政府开发援助支援领域,称将在使用政府开发援助时考虑更多战略因素,更有效使用资金,以确保国家利益。共同社援引外务省官员的话报道,这是大纲首次提到“国家利益”。
这一表述反映出安倍政府的国家安保战略。去年12月通过的国家安保战略提出:“解决政府开发援助问题有助于增强全球安全环境,日本有必要基于国际合作原则强化积极致力和平的努力,日本将从战略性和有效性出发推动政府开发援助。”
无孔不入打擦边球
日本媒体认为,解禁政府开发援助的军事领域用途、解禁武器出口、解禁集体自卫权是安倍政府安保政策的“三支箭”。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指出,从新大纲可以看出,安倍政府为修改安保政策、达到成为军事大国的目的可谓无孔不入,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进行渗透。
虽然新大纲规定只向外国军队“非作战行动”提供支持,但其他国家军队实际如何利用日本政府开发援助难以把握。胡令远表示,“非作战行动”的表述只是打擦边球,实际运作中难以界定。显然安倍政府认识到解禁政府开发援助的军事领域用途难以一步到位,因此采用“两步走”策略,先从非军事领域开始“演习”,待时机成熟便可以转入军事领域“实战”。
丁珏华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