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李俊
眼科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眼镜、激光和眼内镜片进行近视、老花、散光等预防和矫正。应用激光和超声乳化及各种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和眼底病等。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时常用眼过度,很多上班族40岁左右就出现老花征兆,中老年人患上老花眼的则更多。“老花眼不是病”、“老花眼治不了”是目前公众针对老花眼诊治的两大误区。
据上海瑞东医院眼科医学部李俊主任介绍,老花眼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过去通常在40岁-45岁开始显现,并逐年加深。这是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悬韧带松弛,睫状肌力量减弱,导致晶状体调节能力逐渐下降所致,此时,出现了看远不清楚,看近又模糊的情况。而最快判断自己有无老花的方法是只要你看不清手机,那就是老花了。
老花眼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近视患者不会得老花眼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老花眼至少要到40岁才会有。其实,在电脑手机完全普及的现代社会,用眼过度的现象很普通,这样一来,这些用眼过度和不良的用眼习惯,就会加速患者老花的过程,老花眼已呈现年轻化迹象。
老花对生活的影响很大,那么近视眼能不能“因祸得福”,逃过老花眼的困扰?李俊解释:近视患者同样会患上老花眼,只是因为其初期的表现不太明显,从而让众多患者产生了误解。在度过了不明显的老花眼初期后,近视患者的老花度数加深并不比普通人慢。
误区2:老花眼可以和近视眼相互抵消
老花眼和近视相互抵消的这个说法,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李俊主任解释,其实这个说法不正确。事实上,近视和老花眼都不可能消除。老花眼的人调节功能降低,若远处的东西能看清,近处就看不清了,而原本的近视看近处不戴眼镜能看,刚好不需要调节,所以才会让人产生两者可以抵消的误解。
近视和老花眼的原理是不同的,近视是眼睛的眼轴拉长,导致外界的物体无法落到视网膜上成像。而老花眼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眼睛晶状体硬化,失去调节远近的功能。虽然老花眼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使近视的人看近处的东西变得容易些,但是两者的病变都已存在,根本无法相互抵消。
误区3:老花眼镜随便买一副就行
有些人发现眼睛看不清楚时,以为是老花眼,未经过专业的检查,就在地摊上随便买一副老花眼镜戴上,而且一戴到底,结果就造成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头昏、恶心等。事实上,眼睛看不清楚,除了老花眼,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例如青光眼或白内障等,要经过医学检查,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老花镜验配应因人而异,最好还是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先行检查。
目前,面对老花眼常见的应对办法是配戴老花镜和手术治疗。配镜,必须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而手术,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定制适合的方案。
李俊主任指出,不论患者是否认同老花眼是一种疾病,它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生活质量。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各种通过手术手段治疗老花眼的方法。如果想要避免戴老花近视眼镜的麻烦,可以考虑做老花近视激光手术。
老花近视激光
让您远中近更清晰
“老花近视激光”是以激光打造精准的预设度数,利用单视差效果,一眼预留100至150近视度数,用来看近物,另一眼则以激光完全消除近视度数,用来看远方。李俊主任解释,人类大脑具有“融像”的自动调节机制。适应后,便可拥有看远看近的清晰视觉质量,以此达到矫正老花及近视的目的。
李主任表示,老花族群因为已过中年、激素水平改变,或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使角膜老化,因此需要利用飞秒无刀激光温和制瓣,再搭配个性化软件,提供量身订做的飞秒老花视力矫正服务。此外,飞秒老花近视激光,有助于强化视觉景深,改善以往中距离模糊不佳的传统激光,适合阅读书报、计算机及3C产品用户,而以前做过近视激光者,亦可微调,来改善老花眼状况。
“只要遵守高标准的、严格的操作规范,老花眼手术的安全性是非常有保障的。首先,需要选择具有高规格安全认证的眼科诊疗机构;其次,需要选择可靠的治疗设备和方法,此外,选择经过严格培训且经验丰富的医生也至关重要。”李俊主任说。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通过飞秒激光结合多焦点晶体置换术来解决老花问题,此种术式已走在眼科学前沿,此方法称为“抗老花晶体置换术”,用以解决白内障、老花、近视、散光及远视。
最后李主任说明,术前检查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施行这类高端手术。若检查没通过,也是不能做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