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委主任尚玉英公布的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一岁半”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至今已有27项制度创新成果先后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复制推广。按照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从上一年的190条减少到139条,先后实施了2批54项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的扩大开放措施,其中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进一步开放,融资租赁公司可兼营保理业务,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取得突破。从监管创新看,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了60余项创新措施,进出口通关速度比区外快35%以上。从金融创新看:率先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四个方面推进改革,推出了51项创新举措;累计有116家持牌金融机构和一批金融服务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新增跨境人民币结算额3200多亿元,人民币境外借款接近200亿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额达到783亿元;还正式推出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有10家银行接入自由贸易账户信息监管系统,开设了9741个自由贸易账户。
市发改委副主任顾洪辉昨天还透露,在服务上,2015年上海自贸区将推进六大领域的开放。去年6月上海自贸区启动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时暂未开通外币功能,不过“现在已经具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