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季分明,季候有层次,食材亦就纷繁如云。上海傍了东海之利,再依了浙江丘陵重重的福,山珍海味,应时应节,伸手伸脚,很容易就亲近了。
这一碗明前的鱼馄饨,是我家的私房饭食,今朝兴致佳美,看在春天的明媚面子上,无私写给各位darling分享。
舟山的马鲛鱼,此时此刻,是一年里的第一个鱼旬,秋季里,还有第二个鱼旬。早春的马鲛鱼,真真肥美饱满,精神抖擞,一等一的神气活现。明前的东西,通常都有那一种青春鲜灵,饱含一个严冬的天地精华,马鲛鱼亦是不例外的。这种鱼,论气质,算是赳赳武夫那一路的,传统上,一向不太受上海人看得起。通常都是劳苦人家,搁了雪菜炖到入味,吃那个肉壮磅礴。低微粗菜,上不得台盘,不要说家宴里从来不取,连大小馆子里,亦是绝无仅有。这个鱼,还有一个死穴,一旦冷冻过了,简直就腥得罪恶滔天,极不堪吃。
而明前,自然是不同的。拣一尾肥壮银亮的马鲛鱼,请鱼老板去骨去皮起肉,就拎那两片美貌的鱼肉回家。耐心好的,细切粗剁,制成鱼肉糜。我偷懒,粉碎机哗哗几下,亦就有了。磕一枚鸡蛋,陈年花雕,细姜粒子,青海盐湖的好盐,一鼓作气搅到腻,就好了。
再来明前的笋子,浙江富阳的上好,福建的笋子就逊得多,滋味气质,完全不同。怎么区分呢?福建的笋子,沾点红泥,浙江的笋子是不会的。我国太多地方出笋子,其他地域的春笋,我见识不够,就不懂优劣了。不要笋尖,不要笋根,要那个笋身子中间一段最肥壮的,切成细细笋丁。
再来第一刀的春韭。春韭这个东西,是春蔬里的姣美分子,香甜细嫩,吃了惆怅,不吃更惆怅。春韭洗净切细就好,十分省力。再来一点榨菜,切不粗不细的碎。笋丁,春韭,榨菜碎,统统搅进鱼肉里,落盐,落芝麻油,搅匀就有了。
要极薄的馄饨皮子,裹了鱼肉馅子,入水煮。务必不要粗厚皮子,其实馄饨要美,皮子最要讲究,有些地方的人不太能够理解,菲薄如纸的馄饨皮子,有什么好吃的,并把馄饨皮子制得极厚壮,跟饺子皮有得一拼。这是鸡鸭不能讲明白的话题,就不讲了。备一大碗清汤,水里煮起的鱼肉馄饨,载浮载沉,粉绿透明,那种软滑细嫩,香鲜清秀,一滴无油,江南明前的种种丰富意思,真真不足与君说。
马鲛鱼,北方称鲅鱼,渤海的鲅鱼极美好,鲅鱼饺子亦是鲁菜里,胶东那一路的传统骄傲。我的明前鱼馄饨,根子来自鲅鱼饺子,不过呢,吃过这碗鱼馄饨,鲅鱼饺子只能黯淡靠边了。不是我自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