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名曰《有一种尊重,叫迟三秒再关门》。
文章的主人公请人来家里修洗衣机,修好之后,当师傅提着维修箱出门时,她没有立刻关上门,而是扶着门对师傅道再会,直到师傅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关上门。“我能想到,此刻即使外面寒风割面,这位维修师傅的心里也是暖的。因为他前脚离开,背后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砰’的一声沉重而冰冷的关门声。他得到了别人对他迟三秒钟再关门的尊重。”
我不知道,当出门转身后立刻听到“砰”的关门声时,你是什么感受。想必大多数人都碰到过。当你去朋友家做客,当你去拜访客户……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面对快递、送餐、物业、保安等等,或许很多人压根都没意识到,“迟三秒关门”对对方的意义。
那扇瞬间重重关上的门,会让人心里掠过一片凉意。有一种叫做“被尊重”的东西正在悄悄滑走。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
许多人都见过,电梯里常有一面镜子,它有什么作用?我一直以为是整理仪表用的,当偶然间知道真实答案时,心里的感动便像细雨般温润。
这个答案是: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他(她)不必费力地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的显示灯。在小事或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像一朵小小的雏菊,并非美得惊天动地,却静静地散发丝丝缕缕的芬芳,恬静而温实。
联想起很多小事。去日本或欧洲时,那里的人们往往对餐厅或酒店的服务人员相当礼貌客气,“请”、“谢谢”常挂在嘴边。而我们在面对那些服务生时,常常颐指气使、大呼小叫,觉得“老子花了钱就是上帝”。
殊不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扮演着多重角色的综合体。今天你是花钱的主顾,明天你可能就是拜访别人公司的客户;今天你是发号施令的上级,明天又可能是必须听从命令的下属。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若是多一些类似“迟三秒关门”的举动,应该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