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抗战征文
2010年,我时隔65年重回湘西邵阳西门外的大山岭,手捧鲜花,在山坡上昔日战友倒下的地方深深鞠躬,祭奠英灵,深切缅怀。登上山顶,这里是日寇曾经占据的阵地,遥望对面我当年作战过的炮兵阵地,正是那个如今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山头掩护了我。脚下,日寇当年挖的交通壕掩映在杂草丛中,仍依稀可辨。“青山依旧在”,抚今追昔,格外感慨。如今,离开湘西大地已有70年时间,和平是如此珍贵,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更明白。
1941年,我在高二那年投笔从戎,历经四个月,花光了200元盘缠,还卖掉了羊毛毯和手表,终于辗转来到已内迁到成都的黄埔军校,1943年从炮科毕业,分至100军63师188团迫击炮排担任排长。在1945年4月至6月间的湘西会战中,我死里逃生,日寇则全线溃败,嚣张气焰大为受挫,残余部队116师团败退至邵阳城内,坚守不出,并在西门三公里外的大山岭上构筑严密工事。
188团追击在此受阻,双方对峙半个多月。7月上旬,军部命令188团派一个营向大山岭发起攻击,我所在的迫击炮排协助作战,听说助战的还有飞虎队的20架战机。
这天,天气晴朗,我带领全排凌晨起身,6时便达到山顶约400米外的一个小山头后面做好战斗准备。8时许,飞虎队的20架战机果然排成一字长蛇阵来了,其中两架战机在日寇所占山顶上空扔下两枚汽油弹,不到30分钟,便将山顶碉堡周围高约2米的一圈栅栏夷为平地。随后,飞机又依次经过我们的迫击炮阵地,俯冲向敌军阵地,机枪“哒哒哒”扫射日军阵地,飞机只有几百米高度,我甚至看得见飞行员的面容。
紧接着,我们的迫击炮开始攻击,炮弹在山顶上连续爆炸,黑烟滚滚,100多枚炮弹倾泻在敌军阵地上后,一个步兵排30余人开始匍匐前进,在重机枪的掩护下登山佯攻。爬到距敌人火力口二三十米处时,步兵停了下来,因为突然发现敌人在右侧也布置了火力。很短的工夫,我看见十几位战友已经悉数倒地阵亡,领头的排长身上穿着的还是早先从日军尸首上扒下的白衬衫。
到了中午,攻击仍无进展,这时,军令传来:“下午5点前如不拿下大山岭,营长提头来见!”随后,营长喊了连长和我们等几个军官一起去他指挥部所在的小草屋里吃午饭,饭菜十分简单,只有南瓜丝、泡菜、咸菜之类的,一边吃一边商量进攻计划。下午,攻击继续进行,遗憾的是直到下午四五点钟,大山岭仍未能攻下,山坡上却多了许多战友们的尸体,当时这一幕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此战过后,我军仍在邵阳城外与日寇对峙。直到8月13日听说美军投下原子弹,紧接着又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188团也派出使者,走进邵阳城受降。八年抗战终于结束了,官兵们自然是一片欢腾,老百姓们也组织起了大游行。70年过去了,我仍然不知道当年倒在大山岭的战友们姓甚名谁,然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作为一个亲历者和幸存者,我有责任要把这段经历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英烈们爱我中华的忠魂。
(本报记者 孙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