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该严惩失责父母了
高 兴
  高 兴

  在中国,已经发生多起因为监护人(绝大多数是父母)的粗心大意,而造成年幼孩子窒息命丧车内的惨剧。最近,同样的悲剧至少又发生了两起半。

  其中那半起,是说浙江一个男孩被反锁在车里一个小时,孩子母亲却不愿砸坏自家宝马车玻璃。结果,可想而知,那名母亲被愤怒的网友骂了个狗血淋头,直问“是不是亲生的”。尽管有少数网友认为,在确保孩子暂时没危险时,不砸窗而是用撬锁的方式救人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实质仍在于,为何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车里呢?

  那么,如何让类似的问题不再发生?现在看来,有一个办法,就是严惩父母。尽管他们悲伤而且内疚,似乎从人情上说,也不忍心再惩罚他们了——实际上,在国内,的确没听到过父母因此蹲监狱的。

  不少法律专家就指出,中国现行刑法和民法,出于对父母的善意推定,反而造成了监护人职责方面的漏洞。

  在美国等不少西方国家,不要说是最后造成了孩子的死亡,就是把孩子单独放在车里,也很有可能会受到警方指控,甚至有可能最后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

  十几年前的那部电影《刮痧》,给人深刻印象的就是美国法律对孩子监护人的苛刻要求。电影里这样,现实生活中,美国也是如此。

  可目前在国内,判断父母是否有罪,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是不是故意的”。而对一个完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小孩子来说,监护人在法律上有责任有义务守护他们的安康。

  古今往来,无论是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都说过相同意思的话: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弱小,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他们也拥有生命权,他们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事实上,脆弱的他们更需要加倍的照顾与看护。

  加重惩处力度,直接向失责的父母开刀,实际上是为了拯救我们更多的孩子,唤醒更多的父母。但愿,悲剧不要再发生。

  否则,什么祖国的希望,我们的未来,都只是一纸烟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专版
运营商为电信诈骗部分担责冤吗
该严惩失责父母了
四姑娘
“洋神药”热背后的冷思考
扫描贪官
从问题肉到“僵尸肉”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该严惩失责父母了 2015-07-14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