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从问题肉到“僵尸肉”
何小手
  何小手

  最近几天,围绕媒体曝光的“僵尸肉”,各方展开了激烈争论,其焦点在于,“僵尸肉”是真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可怕,还是仅仅是媒体夸大其词的说法?媒体曝光提到,一些走私冻肉的生产日期是在三四十年前,有媒体人搜索发现早在2013年这一现象就被曝光,只是这一次外界普遍将其称为“僵尸肉”。这些肉是否封存了三四十年,有记者多方求证,认为这一说法存在被媒体加工的嫌疑,因此批评该报道可能是假新闻。

  批评者在质疑中主要提及两点,一是没有任何官方发布过查获所谓封存三四十年的肉;二是虽然走私肉是存在的,但“僵尸肉”(特指封存几十年的肉)的报道,是从一则“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的。这种给人以理性观感的批评很快受到外界关注。此后,报道“僵尸肉”的记者做出回应,大致提到两点,一是报道过程中采访多位当事人,所涉及的核心事实经得起考验;二是对于“僵尸肉”的定义,记者质疑:除了“封存几十年”外,过期几年的冷冻肉品难道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放心肉”?

  记者的回应很快逆转了剧情,外界有关假新闻的批评也很快平息。但是,其实记者的回应过于纠结“僵尸肉”的定义,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其所曝光的问题肉是否封存了三四十年。记者认为“僵尸肉”的说法并非媒体的“发明”,并承认它存在标签化的意味。这一回应或许可以解释为,其报道提及的“‘肉龄’三四十年”可能也受到了前些年报道的影响,这一有些夸大其词的说法传播后被外界放大。看来,各方对“僵尸肉”的误解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是谁最早提出“封存三四十年”这一说法。记者对细节把握不够严格,但将其视为假新闻可能也不符合事实。

  纠结“僵尸肉”的定义毫无意义,作为一个新鲜词汇,在没有“官方定义”之前,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对是否“封存三四十年”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媒体业界,这是一个有些专业意味的讨论,而从外界的角度看,问题肉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恐怕更多是因为标签化的作用,当问题肉被冠以“僵尸肉”之名,它的传播效果更强。批评者搜索发现,“僵尸肉”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很难说这种提炼是否客观,其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也难以衡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专版
运营商为电信诈骗部分担责冤吗
该严惩失责父母了
四姑娘
“洋神药”热背后的冷思考
扫描贪官
从问题肉到“僵尸肉”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从问题肉到“僵尸肉” 2015-07-14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