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中医把三伏天的“伏”称之为“邪伏”,也叫“暑邪”。盛夏伏暑人易中暑;也会因为贪凉而感冒拉肚;抑或沾上热毒,发个痈疔肿块;抑或染上湿毒,发个湿疹疥疮。总而言之,暑邪猛于虎。于是乎,人们就把这充满暑邪的夏天称之为“苦夏”,把平安度夏称之为“消夏”。
传统社会里的户外纳凉、清热解毒之类的消夏方式自打出现空调后被人们淡忘。“孵空调”似乎成了最佳消夏方式。商务楼里的白领上班可以孵着空调不用流汗,而那些需要在苦夏里野外劳作的人们显然做不到。那么,笔者就谈谈不依赖空调的消夏方法,推荐的方法极其简单——大汗淋漓祛暑邪。
今年7月13日进入头伏,至7月23日中伏开始,也还没有盛夏的感觉。直到26日那天才有了伏天盛暑的感觉。以这三天为例,说说笔者的流汗消夏法。笔者有晨练的习惯,每天清晨步行一小时,一小时下来汗流浃背。回到家冲个澡,周身松快,食欲大振。
吃完早饭,是笔者看书写作的时间。此刻,笔者将客厅门打开,房间阳台的窗户也打开,形成南北空气对流。室内温度显示30°C,笔者将落地电扇开到最慢档,坐在餐桌前码字,十分惬意。午饭时,室内温度升至32°C,门窗关闭,打开空调。空调设定在26°C,室内实际温度28C°。据专家介绍,高温天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控制在10C°以下为宜。午睡是不可或缺的消夏良方。晚饭后洗澡前,笔者再让自己出身汗,此刻不是运动,而是不用空调做家务。夜间睡觉时卧室空调定时两小时,下半夜笔者就将防盗门反锁,门窗洞开,让自然风降温。
笔者喜欢大汗淋漓地消暑,缘自插队落户时,伏天锄禾流大汗;剧团从艺时,夏练三伏流大汗的人生经历。高温天里,人体在健康状态下的出汗,既是调节体温的本能,更是排毒的最佳方式。当然人的体质各有不同,笔者建议做不到大汗淋漓,可以有小汗涔涔。出汗后洗把澡,身体爽快。然而,时下的人们宁可服用排毒药品,也舍不得出一身大汗自然泄毒,愣是躲在空调屋里让汗腺紧闭。久而久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和自律神经出现弱化,变得经不得热,耐不住寒。笔者也曾有过写字楼里的职业生涯,深知伏天汗腺长时间紧闭的坏处,上班时总会自觉地在上下午两个时段中,走出商务楼片刻,有意识让身体出一出汗。我还有一个居家消夏原则:能摇扇子不吹电扇;能吹电扇不开空调;非开空调缩小温差。每年入伏后,家里还必备两样饮品:一锅绿豆米仁百合汤;一壶兑了枸杞、杭白菊、决明子的绿茶。
笔者流汗消夏的习惯已沿袭40多年,在没有空调的岁月,既不中暑邪,也没受热毒。回想起来,多亏常大汗淋漓。该出汗时就出汗,自然规律不可违——谨以此言送给苦夏里的读者朋友。
十日谈
消夏图
涂色书带来的乐趣,可打发炎炎夏日,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