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树和巨石
吴翼民
  吴翼民

  偶然到新辟的城市公园和郊外风景区逛逛,突然感觉到这些公园或风景区多了两样东西——大树和巨石。由于这两样东西的增添,公园或风景区就变得大气壮观多啦。

  树和石本就是风景,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与其他风景组合成景,尤其这树大了、这石巨了,给公园或风景区增添的风景筹码可大了去了。不过,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便不难发现,偌多的大树和巨石本不是公园或风景区原有之物,而是从别处搬移过来的呢,明显的痕迹是这公园或风景区没有高山大川,哪来这般雄奇的巨石?而且这些公园或风景区是新开辟的,哪来这般粗壮的树木?再细细一看,那些大树的周遭还捆绑着脚手架,像个站立不稳的高个子,得由几个小个子搀扶着呢,也就显示出,这些看似枝干粗壮的大树分明是从很远的深山老岭移栽而来;自然而然,那一块块一砣砣巨石也是从很远的深山搬迁而来。于是我问过在园林局工作的朋友,朋友坦陈,现在新辟的城市公园或郊外风景区的许多大树和巨石确是从别处买来装点风景的,耗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呢。

  我曾经去过许多名山大川,最喜欢那里的大树和巨石。印象至深的是天目山、阿里山的大树王国之参天大树和黄山形态各异的伟岸松柏;泰山黄山笔立的巨岩和峨眉山、普陀山被山涧和海浪冲刷而成的巨型卵石。再从近处而言,苏州天平山的古枫和构成“万笏朝天”奇观的山石也很成气候,这山虽然谈不上一流的名山,因自然生成的巨石及古人栽种的枫树、再加上自然的泉水而成“枫、石、泉”三绝而名闻江南。注意,天平山的大树和巨石都属原生态者,遂让人感到这样的风景原汁原味,尤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我承认,新辟的公园或风景区搬迁和移植来这些大树和巨石,虽然人造的痕迹较重,不太协调,却是大景观,恍地还能让人感觉到置身哪里的名山大川呢。然而,新辟的公园或风景区大量从别处搬迁和移植大树巨石是否妥当,很值得商榷。

  我要说的是,大树和巨石原出于名山大川,即使不属名山大川、就算是闭塞的山村乡野,也应让其在自然的环境存在生长,成为那里的风景。不能因为城市有钱,就可以任意将它们买走。山村区乡野也不能为了钱财而出卖造化和老祖宗留下的资源。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失去了,永远回不来了。再说,即使城市财大气粗,剥夺了山村乡野的资源,也未必能够将这些资源有机融合为城市的资源,转变成城市的风景。我就看到至少有四分之一移栽的大树因水土不服而没有能够成活。有句老话叫做“树挪死,人挪活”,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挪的树暂且活了,大概也很难健康长寿。民间有云:“摸过小鸡,三日勿长”,树木也是这个道理,能经得起折腾么?

  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正大张旗鼓展开,吁请城市和发达地区有关部门不要过度“开发利用”贫困地区有限而不能再生的资源。倘若我是山区乡野的一棵大树和一块巨石,就只想在出生地无忧无虑生存,哪怕平庸一辈子也无所谓。古人说:“象以齿毙,膏以明灭”、“木以不材得终天年”,那么,就做一棵平庸不材的树吧,在原生地默默无闻一生一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2015夏令热线
   第A04版:新民调查
   第A05版:新民调查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大树和巨石
郭家窑
海獭觅食
微孝心
板桥河,河意深深
智慧快餐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今宵灯谜
有些事何必念念在心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大树和巨石 2015-08-09 2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