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安岭下的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南部,有一个郭家窑战斗遗址,当年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的联络点。如今,这地方依然花绽草摇绿树茂盛,仿佛大自然记得郭家窑的主人郭兆科和郭秀章父子。
郭家是闯关东来的贫寒人家,总以为靠勤劳能过上好日子。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他们纯朴的愿望。儿子郭秀章跟窑上的伙伴说:“只有撵跑日本鬼子,才能有中国人平安的日子。”一九四○年初秋的一天,东北抗联的一位干部带领几个战士来到郭家窑,儿子郭秀章则提出参加抗联的请求。那位抗联干部握住郭秀章的手说;“以后郭家窑就是抗联的联络点,你也是我们的战士。”
郭秀章和他的父亲把窝棚挪进隐蔽些的林子中,炭窑的四周也搭点遮掩,一切为了安全。每个月郭秀章都要跑一趟江省(如今的齐齐哈尔)去卖炭,更是为抗联买一些食盐和药品。
十月下旬,与日军岗南屯一战之后,一个抗联战士护送受伤的抗联战士吴化川悄悄地来到郭家窑。郭秀章端来干粮和水,问来了几个人?小吴回答:“两个人。枪和大衣藏在林子里。”郭秀章让另一位战士去林子取回来东西,他对小吴说;“你安心在这里养伤,我保护你!”郭秀章把小吴送进一座窑里,凡是有孔眼的地方都插上杆子,表面上堵得严严实实,好像是在烧炭。郭秀章让父亲天天按时给小吴送饭、换药,领他在暗口通风、晒太阳,亲人般细心地侍候、照料。整整十八天,小吴的伤好了,郭秀章要送小吴回部队去。小吴热泪盈眶:“郭大哥,该怎样感激你呀。”郭秀章拍拍小吴的肩膀:“打胜仗,消灭日本鬼子!”
不管冬夏,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抗联传来信息,郭秀章就跋山涉水给抗联送米送面、送菜送盐、送衣物、送药品,有时还要跑交通。
一九四一年七月的一天,郭秀章上山进入密林给抗联送粮,见到了令日本鬼子胆战心寒的抗日名将王明贵。哨兵向王将军报告:“大哥来了。”(当时抗联战士都管郭秀章叫大哥,特别亲切。)王将军一声令下,全体集合,向郭秀章表示致敬、感谢。王将军让人拿来一支手枪和一百发子弹交给郭秀章,让他用于护身和保卫联络点。
这年深秋,鬼子讨伐队发现郭家窑附近有抗联活动,就将郭家窑一把火给烧光了。讨伐队随后抓去刚结婚才三天的郭秀章和新媳妇潘桂清,郭秀章的父亲郭兆科及父亲的弟弟也被抓去。讨伐队一次次给郭秀章用刑问他抗联在什么地方,郭秀章都说不知道。最后把郭秀章吊起来,拿皮鞭蘸凉水抽打,打得皮开肉绽,身上两层布的夹袄都变成条条丝丝了,鲜血淋漓,也没说出抗联的下落。日本鬼子把两把军刀用绳子系在一起,然后挂在潘桂清的脖子上,用木轮车辐条打父亲郭兆科,给他灌辣椒水,往他嗓子眼撒锅底灰。不管怎样拷打、折磨,几次昏死过去,他们都什么也没说。附近几个村里的百姓都暗暗夸赞郭家窑,并且百人联名作保,终于把郭秀章一家人解救出来。回家后,郭秀章又在张罗建窑烧炭,继续给抗联当联络点,为了打鬼子他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豁出去了。
一九八三年夏秋之交,曾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当年曾到过郭家窑的那位抗联干部王钧,应邀重访战地,四十年后又与郭秀章相见。将军和这位普通的农民都特别激动,紧紧拥抱,两双手握了很久很久,意味深长地说,到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记住郭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