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管控为何步履维艰
美国的枪支管控步履维艰,除了宪法第二修正案对个人持枪权的保护和悠久的枪支文化外,联邦与州分权的政治制度、强大的枪权利益集团的游说以及美国近十多年来不断加剧的两党政治极化所导致的复杂的枪支政治是重要的原因。
首先,宪法第二修正案和最高法院的保守裁决为美国民众持有和携带枪支提供了宪法保障。根据这一修正案,持枪权是公民拥有的基本的权利。但宪法修正案保护的究竟是个人持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还是州民兵集体才拥有的权利,一直存在争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集体权利说在司法和学术界占主流地位。在美国最强大的枪权团体——全国步枪协会多年来不遗余力的推动和自由派宪法学者的努力下,个人权利说渐成主流,并成为最高法院保守法官裁决的依据。
其次,美国社会悠久而独特的枪支文化也是枪支管控寸步难行的一个原因。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为了对付野兽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印第安人的袭击,美国人就形成了人人携带武器的习惯。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由于人人持枪,使开国总统华盛顿能依靠自行武装起来的平民打败英军,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这也进一步培养了人们强烈的持枪意识。美利坚共和国成立后,民众普遍对政府不信任的保守理念和防止出现中央集权导致暴政的想法进一步巩固了人们的持枪意识,推动立国先贤把第二修正案写入“权利法案”,作为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的一部分,使得枪支文化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内战时期,为了确保北方有足够的兵源与武器装备同强大的南方作战,林肯政府大力鼓励武器生产和积极武装北方民众,进一步造就了枪支文化。这些历史以及不断向西开拓的边疆史,加上小说和好莱坞西部牛仔片的渲染,使枪支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美国精神的象征,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在今天,横穿广袤的西部和全美乡村,尤其是山区,朋友们携枪聚集闲聊仍是一道常见的风景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枪支文化还与美国重视家庭的价值观相结合,狩猎和运动射击成为家庭户外活动的一个方式。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喜爱枪支的文化传统是他们反对控枪的惟一原因。枪支文化还造成在控枪态度上西部和东部、乡村和城市的对立。对多数西部和居住在乡村的人来说,拥有枪支是一个传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即使他们赞同对持枪的背景审查,也竭力想维护他们持枪的权利;而在大城市,由于枪支暴力犯罪严重,多数居民则拥护控枪。
第三,枪权团体的游说活动也是美国枪支管控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众多的枪权团体中,美国步枪协会是最强大的单一议题利益集团。美国步枪协会于1871年由国民警卫队和退休军官在纽约成立,最初只是一个射击爱好者俱乐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社会枪支暴力犯罪增多和枪支管控逐渐成为全国性议题,它开始涉足政治。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会控枪法案的增多,美国步枪协会成立立法事务部和政治行动委员会,以影响国会的枪支立法、反对枪支管控为己任,完成由射击俱乐部向压力集团的华丽转变。目前,这一免税的“社会福利”组织自我标榜的使命是“保卫和捍卫美国宪法,推动公共安全、法律和秩序及国家防务”。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美国步枪协会的会员人数剧增,2012年会员高达430多万,并具有超强的募款能力,2010年其募集资金是全国最大的控枪团体——“布雷迪预防枪支暴力运动”的42倍。步枪协会的游说活动对美国枪支立法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每次发生大规模枪击惨案后都引起美国社会对控枪的辩论,但基本上无果而终,背后都有强大的步枪协会游说活动的阴影。
第四,美国社会在控枪问题上的分裂和日趋加剧的两党政治极化所形成的独有的复杂的枪支政治,增加了枪支管控立法的难度。从政党政治的视角看,随着两党政治极化加剧,两党在枪支管制问题上找出中间立场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民调显示,以前,共和党人在枪支管控问题上支持和反对的大体相等,但目前只有1/4的共和党选民认为枪支管控比枪权更重要;民主党人则相反,多数主张对枪支实施严格管控,并且这一立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主张已成为两党形象的界定性因素之一,两党的核心选民团体在枪支问题上的主张也截然对立。枪权派与共和党结盟,而控枪派则多由民主党人士组成。两党政治极化的加剧使新的枪支立法很难通过,即使两大党在一些新的具体的管控措施上有大体上的共识,但在更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上,仍会存在严重的分歧。
从选举政治的视角看,在当今美国,很少有议题像枪支管控那样极化,美国社会在控枪问题上高度分裂,围绕控枪的争议已成为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战争”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枪支管控成为总统和国会选举的主要议题之一,两党的公职竞选人在枪支管控问题上的态度成为选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枪支管控与美国的政党和选举政治、利益集团政治相交织,形成了复杂的枪支政治,使枪支立法成为美国最为棘手的公共政策制定难题之一,也是近十多年来国会枪支立法难以通过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联邦和州分权的政治制度也是美国的枪支管控步履维艰的一个制度性因素。根据美国宪法,枪支管控也属于州权的范畴。目前美国枪支管控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地方法规,并且由于管辖权的不同而多样。根据全国步枪协会统计,全国共有不下于两万个控枪法规,其中多数由州颁布。
联邦与州分权的政治制度给枪支管控带来以下困难:一是造成枪支从管制较松的州流向管制严格的州,使得后者的枪支管制形同虚设;二是带来在枪支管制问题上的联邦权和州权的冲突。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联邦政府在枪支管控上的立法僵局,枪权派和控枪派都转向州作为立法的重点,这一趋向由于一党同时控制州长和州议会的州增多而加剧。在一党同时控制州长和州议会的州,立法议程更容易通过,两大党都运用其权力在枪支管制问题上通过符合本党主张的新的法案,不少州还通过规定联邦控枪法无效的法案,这在加剧联邦权和州权冲突的同时,也造成美国各州的枪支泛滥。
民众对控枪的支持率为何下降
可是,尽管近年来大规模枪击惨案不断发生,美国民众对枪支管控的支持率却在下降。盖洛普民调显示,1990年,支持的民众高达78%,201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只有43%;相反,主张放松管制的人数则上升了30多个百分点。2012年4月的皮尤民调也显示,支持枪权的民众由2000年的29%上升到49%,而主张管制的则由66%下降到45%。民众对枪支管制支持率下降的原因:一是美国社会犯罪率下降,二是枪支立法僵局导致的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三是枪权利益集团强大宣传攻势以塑造舆论带来的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卡罗来纳州的教堂枪击惨案虽然引发美国民众对枪支管控立法的再次关注,但如前几次一样,有可能还是无果而终,枪击暴力还将持续发生。
与近十多年来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不同,南卡罗来纳教堂枪击案件被警方定性为“种族仇恨”驱动的犯罪。近年来,美国的仇恨团体数量虽然下降,但针对少数族裔的仇恨犯罪率仍高居不下,在过去的十年里,年均发生20万~30万起。2012年美国每百万黑人中有50多人死于种族仇视驱动的犯罪,是少数族裔中受害人数最多的群体。这说明,美国枪击暴力案件频发,除了枪支泛滥造成的恶果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因此,仅仅从法律上控枪还很不够,还必须解决贫困和种族矛盾,才能真正杜绝美国的枪患。
摘自《世界知识》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