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买的书大多是关于草木的,更可喜的是书中皆附图,我对于图画的兴趣一向不亚于文字。
《植物名实图考》是清代学者吴其濬编纂的,这次以原刻为底本影印的版本,一套共八册。捧在手里虽然有点重,可是闲来翻上几页真是好消遣。书中收录的植物都有墨线绘的插图。细细看来,原来胡麻的叶子舒展如手掌;薏苡的叶子由阔心形渐渐收窄至尖端,叶脉明显;花梗细弱的繁缕姿态楚楚。关于“赤小豆”,书中记载如下:“赤小豆/本经中品/古以为辟瘟良药/俗亦为馄沙馅/色黯而紫/医肆以相思子半红半黑者充之/殊误人病。”严谨的植物学专著,文字俭省,该说的却都说清了。
一本母亲给女儿画的绘本。其实我对这样的题材颇为警惕,用力过度的母爱往往有抒情泛滥的嫌疑。不过,这本书节制得让我有点意外。作者用简单的线条画下的石阶缝隙里的蓼花、野地里的狗尾草、牛筋草和蛇莓,看着真是亲切。阿拉伯婆婆纳画得纤长可爱,还不忘标出花瓣上放射状的深蓝色条纹。熟透的杏子,果皮上点染着红晕和淡淡的斑点,杏核闪着微光。于是看了这本书的人也许会在心里嘀咕:小孩子不去什么学前班,就这么摘摘紫茉莉结的“小地雷”,把楝树的果实塞在口袋里带回家也挺好的。日后他们也会自然地蹲下,教别人认识身边那些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草。
一本随笔,原本没想到书中会有植物的手绘插图,读到一半发现这个一边开冰淇淋店一边写故事的女子,原来是中央美院的毕业生。她画颜色鲜亮的桉树叶、重瓣扶桑、毛杜鹃、红花檵木、尖椒,甚至果实揉碎有恶臭的鸡矢藤,唯有一副萝卜是素描,其中那个大萝卜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缝。这些图画与她的叙事并没有什么关系,放在书里却不显得突兀。这个患有忧郁症的人,文风和做派出奇地轻快温暖。她为萝卜写的说明,最后一句是“好吃”。的确,一道幽深的裂缝,影响不了萝卜的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