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同时代的读者们一定读过上世纪60年代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美国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小说在全世界销售了4000余万册。此书作者哈珀·李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名小女童眼中的英雄律师父亲艾蒂科斯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座南方小镇,一个黑人被控强奸白女,司各特的父亲是在法庭上为清白黑人辩护的律师。因为当时南方诸州极为保守,白人仇恨黑人,即使清白黑人也有被愤怒的白人在大庭广众的街上被吊毙的危险。上世纪60年代也正是黑人人权运动的时代。小说中的人物——律师艾蒂科斯,成为黑人与进步白人读者眼中的英雄。书中充满一个天真小女孩对圣人似的父亲的崇拜。此书一问世立即成为畅销书,被好莱坞购去拍摄成电影,由大明星格里高里·派克主演,极为轰动,吸引许多正义白人参加到黑人民权运动中。我还记得当时常去在格林威治村(纽约下城左派文艺界人物集中区)的派对讨论此本小说,对作者哈珀敬羡不止。
近来出版界一项奇闻是发现《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初次原稿,并由哈珀·考林斯书局出版,其内容与《知更鸟》大异,小女童眼中的英雄爸爸原来是个憎恶黑人的人物。于1926年出生的作家哈珀为何甘愿让人出版与她的观点完全不同的原稿,令人费解。初稿的书名为《去找个看守人》。女孩眼中的父亲艾蒂科斯毫不博人同情或受人敬仰。原来《知更鸟》是根据编辑的指点重写的作品。初稿写作始于哈珀少年时期,她在纽约游览后回南方故乡始了解到黑人受压迫的情况,同时发现父亲原来是个憎恶黑人的人,说“这里的尼格罗(negro,对黑人的歧视性说法) 都不懂世事,犹如儿童。”《看守者》 中的恶人,在改编后出版的《知更鸟》 中,变成保护黑人、为受压迫者仗义执言的善人律师。两者情节不同者是《看守人》着重于黑人强奸白女上法庭受审,而《知更鸟》 则侧重于白人辩护律师的善良正义。令读者惊异的是,《看守人》故事的结局是黑人被判无罪,而《知更鸟》的结局反而是黑人被判有罪,证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南方还相当保守,终而引发全国黑人人权运动。
哈珀·李在初写《看守人》 时,目的是在愤愤不平地揭露白人歧视黑人的恶毒现象。她把初稿交给书局编辑时,回忆自己在儿童时期深感社会不公,因此决定把幼年经验写成小说。她后来听了编辑的忠告,改头换面,将主角律师从恶毒的种族偏见者改为伸张正义者,终于成为畅销名著。电影的问世当然吸引大批新读者购买此书。
将两书的内容做比较,《看守人》的叙事女童天真无邪,蔑视种族偏见,而《知更鸟》的叙事女童扭转了故事的方向,以父亲为榜样,证明白人之中也有正义人物。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甚至自南方阿拉巴马州的小镇移到纽约市居住一时,这样的经验极大地影响了作者的思路。她要去除南方白人的偏见与虚伪。
《知更鸟》在编辑指点下, 表明乡下小镇人物有坏的,也有好的;有恶毒的,也有人道的。在两书中,女儿对父亲的印象各有不同。1963年,名气大扬后,哈珀·李回到阿拉巴马州告诉记者说,《知更鸟》并不是要抨击历史遗毒,而是要向同乡人物祈求正义。在这两本书中,都含有对人类的忠告,正如 《知更鸟》中的父亲艾蒂科斯告诉女儿说:“你不能认识一个人的真相,除非从他的观点出发。”两本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知更鸟》提出忠告,不要对陌生人立刻有偏见;《看守人》则要我们理解造成种族憎厌观点的原由。
试想,如果《看守人》在50年代出版,必会引起当时读者震惊,幸而编辑TAY HOHOFF(于1974年逝世)明智地改变小说的全貌,成就了一部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