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秋,音乐家朱践耳从上海来到苏中由新四军一师刚刚解放过来的如皋县城,参加了一师文工团的工作。当时一师文工团正忙着开展新区的各项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创作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任务十分繁重。那时候,由如皋南淮中学进步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组成的“星海歌咏队”成立不久,正在青年音乐家沈亚威组织领导下开展活动,队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格外高兴。当时,我是星海歌咏队的总干事,便要求沈亚威带我们去看望这位专家。
朱践耳的宿舍在如皋师范学校的琴房隔壁。我们在沈亚威带领下,去如师拜见了久仰的朱践耳先生,出乎意料的是,这位专家十分平易近人,衣着也很朴素。此后,我们又有过多次交往。在这年冬季的一天,他一连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西北民歌和反映国统区腐朽堕落的歌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曲《迎1946年》和一首我们闻所未闻的《联合国国歌》。因为随着二战结束,一个开创历史新纪元的崭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诞生了,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空前的呼唤和平、呼唤新世界团结向前的新事物,在我们对它还十分不了解的时候,居然就有机会唱它的“国歌”!大家都很兴奋。
朱践耳拿出歌谱,先向我们介绍了它的来历和词曲诞生的经过,他说,随着柏林被攻克,纳粹德国破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胜利结束,崭新的《联合国宪章》诞生,联合国宣告成立了。美国人罗梅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利用当时苏联著名电影《对策》的主题曲《相逢之歌》的曲调填词,组合而成的《联合国国歌》诞生了。由于它的曲调先期已广为流行,所以一经传出,便广为传唱,只是曲子由原来的2/4拍改为4/4拍的进行曲式,我们唱时,要更为庄重些罢了。我们初步学唱后,他将《联合国国歌》歌词和曲谱抄录给了我们一份:太阳和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人类同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
70年过去了,那段旋律仿佛仍旧在耳畔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