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慢化学
董纯蕾
  董纯蕾

  化学,印象里,这是一个生而就与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这仪器那设备打着交道的词。只是,最近这些日子,提起它仿佛空气里也多了些不安与躁动的成分,因其一遍遍被与“危险”一词捆绑在一起,成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危险化学品”。

  于是,找来另一则关于“化学”的新闻,定定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些特别的实验。如,研磨得极细的粉末,包含着3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被摊平在一个普通的培养皿里,再封装在一个温度、湿度均模拟闷热夏季的房间。再然后呢?等着。除此之外,科研人员再无其他动作。他们仅仅是等待,等待粉末自然而然地发生反应,等待一种极具价值的、名叫“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化合物的诞生。仅仅是等待,没有搅拌、溶解、加热等任何一种加速反应的化学合成方法,也就没有了化学物质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少了对环境造成极大负担的废料。

  就好像铁会慢慢生锈、人会渐渐老去一样,“缓慢的化学”在自然界存在了这么久,终于获得了人类的珍视。返璞归真的结果,是能源、废料和危险的最少化。即使没有意外事故,传统的化学工业,每年也能给地球制造三四亿吨的有毒有害废料,更不要提消耗了多少资源。于是,二十多年前便有人发起“绿色化学”运动,试图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像自然一样,也许是对自然减少伤害最好的方法。

  化学作用,人们还常常用伊来形容人心,把爱情,把灵感,把各种心有戚戚焉和情绪化的反应喻为某种化学作用。如果这个比喻是恰当的话,那么,是否可以期待“慢化学”蔓延至人类的心灵世界?当惨祸发生,当英雄出现,当源起尚未遁形,我们自然会悲伤会愤怒,自然要追究要问责,然而一定要用拒绝感动的方式吗?我不喜欢心灵鸡汤,却也不能接受对人心底最柔软部分的强行压抑。且让追问、感动、悲愤,仿佛文首那3种不同的化学物质,不受干扰地自然反应,它们之间原本就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如果人心也有“慢化学”,或许就会少一些无济于事的情绪垃圾,不是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③德日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环境损害终身追责有“谱”了
慢化学
你怎么阅读
曹雪芹的牢骚
茅奖中的“伪网络文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慢化学 2015-08-18 2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