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棋会友
邵祖新
  邵祖新

  我从小喜欢下象棋,得空便同小伙伴们摆开棋局厮杀;有时大人找我下棋时,也能侥幸赢上几盘。爱去棋摊边看大人下棋,上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观看大象棋表演,也买过一些棋书进行过研究。终因天资愚钝,几十年来棋艺进步不大。

  这项活动具有益智、静心和简单易行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当年夏夜纳凉时,拿一张方凳到路灯下铺开棋纸,两人坐在小板凳上对弈,四周围着一群旁观者,七嘴八舌替对弈的双方做参谋,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为喜欢下棋,我结识了不少棋友。弄堂里一位患有腿疾、擅长法语的邻居常邀我到他的家里去跟他下棋,我也借这机会向他学习一些法语,很可惜因为当时的生活不太稳定,没能坚持下来。另一位是后来在工作单位认识的同事,有空时我们也经常切磋切磋。这两人都年长于我,棋风棋艺不错,跟我也谈得来。

  读中学时,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成了棋友。因为家和学校有一段距离,我们都带饭到学校吃。吃完午饭后,便在课桌上开始下棋。两个人下,另外两个人在旁边看,指指点点地帮着出主意。胜者留在原位,输者被换下来由另一人接替,彼此进行车轮大战。兴犹未尽时,放学后再接着下。不久之后,一位姓张的同学看到我们这样热闹也凑了过来。这位同学的棋艺十分了得,即便我们四个人一起上阵,集思广益,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从旁人口中得知,原来他曾获得过中国象棋的长宁区少年冠军。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拜过师,学过艺,专业出身的人毕竟不同凡响。这段中学时代的少年乐事始终留在我的脑海中。

  走出校门几十年后,我曾巧遇过一次张姓同学,他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单位上班,于是上门找他去请教过几盘棋。岁月荏苒,这件事说来竟也十多年过去,不知他现在生活得怎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读大学,跟同一专业的老周、学经济学的老夏和学俄语的老傅也成了棋友。四个人经常在寝室里摆开棋局,老傅是高校队的,技艺显然略胜一筹,其余三人大体实力相当。毕业后,我们仍然经常相约一起下棋。十多年前,我左脚小趾骨折,绑上石膏在家休息,老周打来电话让我上老夏家下棋。尽管下棋用手不用脚,但事物总是有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既行动不便,也难以发挥正常水平,因此没去。最近,我们又玩过一次,大家一起下棋、吃饭和聊天,很是开心。

  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棋理与许多人生哲理相贯通,在下棋中也能反映出下棋者的性格、人品和修养,凡心浮气躁,大意轻敌,或求胜心切、把输赢看的太重等等往往会招致败局。只有抱着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心态,才能在这过程中不断收获乐趣和友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⑨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听美国导游讲“故事”
“黄包车”拉到今天
“V”字手势的由来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今宵灯谜
羊沟·杨沟·阳沟·阴沟
让孩子独立去报到
以棋会友
萨尔斯堡(速写)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以棋会友 2015-08-26 2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