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访华沙
万伯翱
  万伯翱

  知道波兰首都华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看了当时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华语译制、描写二战对德战争故事片《华沙一条街》,印象颇深。后来报纸上经常刊登在中美建交前,以王炳南大使为代表,两国副部长级会谈近160次,会议地点就在华沙。另外一个较深印象:我们小学四年级时同学的妈妈、京剧名伶云燕铭,参加了1957年的“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以《双射雁》《水漫金山》两剧获得了金奖。还有周恩来总理也是1957年率代表团访问了华沙(我小学六年的同学曾任我国副外长的乔宗淮父母亲、总理的高级助手乔冠华、龚彭夫妇等随行)。他们一行下榻处正是华沙肖邦公园内、波夫代国王波尼亚托斯基皇宫。

  除此以外,我对华沙就没多少认识了,这次到罗马,白发苍苍的我执意去拜访邻近已加入了欧盟和北约的波兰。下了飞机就坐车疾驰市中心,华沙和罗马大不一样,罗马的房子显得有些陈旧;但据说不少是百年以上的文物,也可以说意大利人保护古老文明非常在意,处处都是保护良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上的文物古迹。哪怕一小段断堡残垣也都用心保存下来,供游客浏览和研究。华沙现在拥有171万人口,面积512平方公里。可是在二战中被德寇几乎轰为平地之城,所以陆续新建房屋整洁而明亮了。在华沙和可拉少夫(过去的首都)全程陪同我们的是旅行社派来、已入波兰籍的吉林人张胜。他已到波兰十几年,精通波兰语,忠于职守、勤快而又精明能干。当天傍晚,我们就拜访了令我肃然起敬的两个景点。

  小张向我介绍:1944年8月1日,华沙居民已听到苏联军队的枪炮声,毅然决然在当天发动了武装起义。在老城河岸以西奋勇拿起武器抵抗德国鬼子,华沙人民一条街一条街、一座楼一座楼坚守、拼杀。壮丁倒下去了,妇女儿童也拿起了武器,全城人民抵抗了德军不断蜂拥而上的八个整编师,血战了六十三天,共浴血壮烈牺牲了二十万波兰人民才失城。不知什么原因雷斯瓦对面河南岸的苏联官兵始终没能派兵救援。面对着脖子上挂着冲锋枪不过十岁的儿童青铜像,和他背后无数枪眼炮痕的老城堡,我深深90度向英雄的城市和人民鞠躬致礼!

  在小张指引下,我们乘车来到了华沙维斯瓦河西岸。这是我们指明要去看的“华沙美人鱼”处。“美人鱼”绝不像俄罗斯大城市所建塑的各种人物青铜像那样高大魁梧,她顶多2.5米高,是1938年波兰女雕塑家尼茨霍娃的杰作,我凝神良久这座美人鱼雕像,她右手高举宝剑,左手持盾牌,短发中双目怒视来敌,如此肌体丰满有力,双腿则披挂着鱼的鳞甲,如勇士的铠甲一般。她坚毅不拔和充满浩然正气,使观看者都会产生战胜侵犯之敌的必胜信念。在德国强盗入侵华沙见人就杀逢财必劫时,“美人鱼”一直被各界人民珍藏起来。二战胜利后又将她原身安放此处;我上小学时,就在波兰邮票上见过她的风采。

  第二天,准时无误的小张又开着他的“奔驰”面包车把我们拉到了拥有800英亩的华沙市正中心的“肖邦公园”(也称瓦津基公园)。进园就看见深褐色的高5米的闻名世界的波兰音乐钢琴家肖邦高大青铜像。小张随手按了一下石头似的琴键,立即响起了肖邦铿锵悦耳的乐曲作品。这里每周日上下午两次免费举办成名的波兰和法国钢琴家演奏肖邦大师作品音乐会,小露天广场上总是坐满了不同年龄和国籍的粉丝听众。

  公园到处可见高大坚硕的栎树、绿草如茵的草地,加上我从来未见过的盛开得漂亮异常的杜鹃花,花朵硕大,远看如国色天香的牡丹,红、黄、紫竞相争艳。此花表现如此好一定是气温适合,阳光雨露充足;我忙翻开土壤,略显酸性,正是此花理想的生长环境呀。当然此园内是花香,鸟语;小张早已带来了葵花籽,他站在小径中间,伸直右手臂不一会胆小的松鼠竟敢跑到他手上用两爪抓起瓜子就用尖嘴不断嗑起来,又一会竟从高大栎树上箭似的飞下来红白相间、鸣叫悦耳、野性也十足的小鸟到他掌上觅食。真是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统一了。

  让我惊喜的还有公园中,由中国五矿和北京恭王府承担设计建成了一座中国独特山水园林艺术。园中的中国园林独具中国传统艺术匠心地把我国幽深秀美、明廊亭榭,中国皇家古典园林艺术展现给华沙和欧洲人民了。偌大公园又添一独特亮丽的中国风景,真是充分体现了中波人民的深情厚意。公园中还有保护良好的水面,小河中禁钓,所以鱼儿不但成群且尾尾壮硕,野鸭只能吞吃小鱼虾也奈何不了这水中大鲤巨鲶,这昔日皇宫早已被政府列为国宾馆。当年中国的总理周恩来一行就下榻过此昔日皇宫。不远的一栋四层小白楼,当年正是以王炳南大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与当时拒不承认中国的美方代表团长期的唇枪舌剑争斗历史场所呀!

  离此公园不远的华沙河老城中也就是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世界惊人一跪”的地方。

  我看着高大的犹太人群雕像纪念碑下,常年鲜花和长明铜灯不断,还有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一样——排排各种献上的小石头,我感到阵阵痛楚和敬仰。右方不远处,建有西德的前总理勃兰特在1970年双膝跪倒在地的一尊铜像,当时是惊动了世界。他勇敢果断排除当时不少德国人的微词和不解,这一双膝诚意地跪倒尘埃,使他勇夺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意。2005年秋德国电视台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勃兰特名列第五位;在他下跪处华沙政府和人民为他耸立一尊铜像,永远铭记这位英勇无私的德国政治家。

  当今日本首相安倍没有道歉之意还妄图改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和伟大的德国总理勃兰特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13德国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资讯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专版/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4版:慢病/新民健康
蛋卷冰淇淋的故事
闹静之间
读李煜《子夜歌》
莲荷 (国画)
首访华沙
每日,清晨五点……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首访华沙 2015-09-01 2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