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下肢容易发生溃疡,且这些溃疡久不愈,求医问药找了很多地方都不能见效,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治好这种疾病。
下肢溃疡分为动脉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通常发生在足趾,而静脉性溃疡通常发生在小腿的内侧及外侧,尤其是踝关节的周围,前者中医称之为“脱疽病”,后者中医称之为“臁疮病”。这次我们主要说的就是静脉性溃疡,也就是“臁疮病”。
发生于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就是臁疮病。起病初期,病人常常感到下肢酸胀、疲乏,有的足背或踝关节发生水肿,也就是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如不加以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容易发生溃疡。溃疡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溃疡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骨头就露出来,表面随之发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有的病人患了溃疡,几年、十几年久拖不愈,受尽折磨。部分患者出现患处血管破裂急性出血,或慢性皮肤溃疡经久不愈,有恶变的可能。
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脉道薄弱,加之久立、久行、久蹲、久坐、过度劳累,或受风寒、湿痹侵袭,以致下肢脉络失于通畅,局部气血运行失常,加之湿热之邪下迫,气滞血凝,蕴酿成疮。局部皮肤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湿疮等可为本病的诱发因毒。西医认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总而言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根是静脉回流不畅,因而治疗仅在溃疡上下工夫,这样的片面治疗,可能造成治疗时间较长,收效缓慢,疗效较差,或得不到疾病治愈。
治疗本病理想有效的方法是:注重预防,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中医治疗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本病是一种发展趋势。
患有下肢静脉性溃疡以及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重视避免久站、久行、久坐,重视腿部运动,尽量发挥小腿肌肉泵作用,促进静脉回流。适当缓慢运动,既能改善动脉缺血、静脉淤血,又能建立侧肢循环代偿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食物及加强维他命C、E的补充。
最后,专家告诫患有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切勿因为早期疾病症状不明显而忽视治疗,亦不要因为晚期出现各种并发症而灰心失望。应当在尚未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湿疹、慢性溃疡等后期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尽早获得疾病治愈。已经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湿疹、慢性溃疡等后期症状的患者,更应该抓紧时间请专家诊治,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避免留下后遗症。(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外二科科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