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纪录片《上海工匠》今上午举行开播仪式~~~
纪录片《上海工匠》今上午举行开播仪式~~~
纪录片《上海工匠》今上午举行开播仪式~~~
纪录片《上海工匠》今上午举行开播仪式~~~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录片《上海工匠》今上午举行开播仪式
这个社会需要点“工匠精神”
俞亮鑫
▲ 王曙群
■ 蒋国兴
■ 张翼飞
■ 张振晖
  今天上午,由上海市总工会和东方卫视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纪录片《上海工匠》举行隆重开播仪式,它通过展示16位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上海工匠”生动事迹和优秀品质,在荧屏上弘扬了追求完美、创造极致、精益求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

  镜头对准“能工巧匠”

  据总导演王晓明介绍,摄制组为了赶在国庆期间向这些为共和国做出了贡献的“上海工匠”致敬,28位成员兵分七路日夜赶拍,通宵达旦,历时一个半月,竟创下了两个纪录片之最,即投入最少和周期最短就奉献了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被搬上荧屏的“工匠”有汽车行业创新标杆徐小平、中国“太空之吻”缔造者王曙群、中国“焊神”张翼飞、“中华金厨”陆亚明、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口腔名医徐培成、眼镜巧匠蓝金康等。为了拍出一部高水平的纪录片致敬这些“上海工匠”,摄制组采用了最先进的4K高清摄像机,并出动了直升机在外滩、杨浦大桥、马勒别墅、洋山深水港等地进行航拍。 

  不改初衷选择坚守

  纪录片《上海工匠》以生动鲜活的电视画面和感人质朴的真人真事告诉观众,在上海有一批为国家、为城市默默奉献的“能工巧匠”,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建造起了共和国的大厦。

  全国劳动模范蒋国兴在保护海派建筑历史遗产、传承发展传统陶瓷艺术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他曾是江苏宜兴的一名陶器搬运工,对陶艺十分痴迷。当陶瓷生产面临关、停、并、转时,他只是淡淡一句话:“不给国家添麻烦。”随即就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并把陶艺做到了极致。马勒别墅的“修旧如旧”、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万平方米的“树皮”墙面等,都留下了他的高超陶艺技术,他还将充分展现陶文化的大型陶艺装置《鱼乐图》植进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

  张振晖最早也是美影厂的一名动画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阿童木、米老鼠、狮子王等海外动画袭来时,国产动画片陷入困境。在一批中外合资动画代工厂的高薪“挖墙脚”下,他的不少同事选择了离开。但张振晖依然不改初衷,甘于清贫和寂寞,相信中国动画片一定会有明天。在苦苦等待10年后,他终于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机,动画片《宝莲灯》《犹太女孩在上海》等,都留下了他出色的艺术才华。

  追求完美一丝不苟

  用王晓明的话来说,这部纪录片虽然表现的都是各行业的标杆人物,但拒绝用“高大上”的标准来表现他们,坚持用镜头讲人事,说人话,使之更接地气。

  在今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上,“工人院士”王曙群作为上海航天系统唯一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技术工人,也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1989年他从新中华机器厂技校毕业后曾当钳工。进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后的严格培训让他受益匪浅。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王曙群作为航天对接机构小组组长,他要负责完成两个重达8吨多的飞行器在太空中实现对接,这被称为“太空之吻”。为了克服技术难关,他一直陷于苦苦的思索之中,有次竟忘了妻子有事嘱托他接儿子放学回家。当他想起这事,连儿子在哪个班级哪个教室也全然不知。那天下大雨,面对儿子冒雨回家湿透全身时,妻子十分生气,但最终也只能原谅他这位“天神”对接背后的无名英雄。为短短五分钟的“太空之吻”,王曙群和他的团队付出了整整16年的无怨无悔。

  身高1米90、深度近视的张翼飞看似不适合当电焊工,其实却是业内大名鼎鼎的“焊神”,他弯下腰一口气焊接8米钢板,焊缝没有断头和接口,是他创下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能破。虽然电焊又脏又累,但他认为这是钢板上绣花,也要追求极致和完美,容不得半点瑕疵。他的电焊盲烧绝技,连欧洲同行都知道中国有个“焊神”。

  正是像王曙群、张翼飞等这样许多默默奉献的“能工巧匠”,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社会挑起了大梁,他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的每一次跨越添砖加瓦。 

  《上海工匠》从10月1日起每天上午8:25在东方卫视《大爱东方》播出。11日起重播。本报记者 俞亮鑫

  是工匠更是功臣

  当下,创新创业大潮涌动,“互联网+”风生水起,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要成功其实都离不开一种“工匠精神”。

  有人认为,工匠只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没有创意。其实错了,正因为这种偏见,致使有些“手艺”日渐式微,有的绝技甚至濒临失传。我们的社会离不开工匠,工匠做好了,其实有着更深远的境界,即人们常说的“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呢?正如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所言:“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

  看了8集纪录片《上海工匠》,会对“工匠精神”有更深的理解,那就是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包括坚持、追求、踏实、专注、敬业、严谨、细致、负责等。这在当今社会心浮气躁的氛围中,这种精神尤为难得,许多成功其实正来自于这份执著。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涌现过能修建故宫这样世界级文化遗产的“能工巧匠”。《上海工匠》选择在国庆期间致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的完美和极致,并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是共和国的工匠,同时也是功臣。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影视
   第A22版:国庆影视/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上海花城
   第A34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5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6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7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8版:上海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9版:上海花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第A40版:上海花城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这个社会需要点“工匠精神”
海派书法正在崛起
上海读书节昨天闭幕
公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0这个社会需要点“工匠精神” 2015-09-30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