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指标”走出上海 引导家长改变理念
陆梓华
  2011年,本市建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不以分数至上,而是通过身心健康、学习动力等十项指标对学业质量全面评价。记者从本届论坛获悉,沪版“绿色指标”已经走出上海,为长三角更多省市所借鉴。

  合肥师范附小校长就是该市“绿色指标”试点学校之一,也是当地居民有口皆碑的名校。“校园不应该被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教育观所绑架。”校长张红从1981年起就在该校任教,做校长也有17个年头,也见证了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她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能让学生成绩好,管得严,就是好学校。学校实行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负担,作业少了,家长的质疑却来了。学校通过亲子阅读、亲子博物馆之旅等活动,引导家长改变理念,意识到小学阶段不能只满足与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了解孩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张红坦言,这样的转变很艰难,大约持续了四五年的时间,但成效初显。除了成绩,身体素质、学习潜力、心理健康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重点。论坛公布的校长调查显示,有67.1%的校长认为,办学质量应该由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评估。98.2%的校长赞成应该根据评估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一刀切”。张红介绍,该校也通过与高校合作,通过第三方视角根据绿色指标体系,全方位衡量办学质量。

  武宁路小学是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校长孙纳新则分享了该校在引领家长改变教育理念的经验。该校创设了一系列条件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和辅导,例如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儿童教育专家的言传身教引导家长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如何面对“问题孩子”。学校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有机会亲眼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情况。学校通过数字护照记录下学生每一次的选课项目以及在课程中的表现,为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取向提供了科学的、可借鉴的参考,减少了盲目的培养所带来的适得其反。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校本作业,指导家长参与减负,避免了家长胡乱购买课外练习的冲动,杜绝了“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现象。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影视
   第A22版:国庆影视/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上海花城
   第A34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5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6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7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8版:上海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9版:上海花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第A40版:上海花城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谁来帮助校园“松绑”?
“绿色指标”走出上海 引导家长改变理念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5“绿色指标”走出上海 引导家长改变理念 2015-09-30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