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
5年科研攻关助推沪产蟹个更大味更美
朱全弟
  秋意渐浓天气凉,本市地产两大品牌蟹先后登场应市。继国庆前夕“宝岛牌”崇明清水蟹开捕后,今天上午地处黄浦江源头的松江泖港镇的“三泖牌”大闸蟹也起网了。吃蟹不必阳澄湖,沪郊就近一样品尝蟹的丰满和美味,这一功劳的背后是上海河蟹产业体系专家教授历时5年的科研攻关。

  蟹塘放养花白鲢

  崇明蟹养不大,已经成为历史。现在个头大了,这要归功于上海河蟹产业体系课题研究,20多位专家分别司职种源、蟹苗的病虫害防治、成蟹的营养饲料、蟹(蟹粉)的加工经济,等等。上海河蟹行业协会会长黄春举例说:原来崇明老百姓放养河蟹,一两千只很随意,现在一亩只放800只,还放入花白鲢15条,这种鱼不吃饲料专吃浮游生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放多少螺蛳,蟹需要多少饲料,专家都有精细的计算。今年,河蟹产业课题研究进入第6年,崇明蟹个头长大了,统一命名为“宝岛牌”崇明清水蟹。

  塘底有片“足球场”

  崇明有崇明模式,松江也有松江模式。一是稀放蟹苗,松江泖港的蟹塘一亩放550至600只扣蟹。换个比喻,大闸蟹的“蟹均住房”面积达一平方多米。二是多种水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种类多且错落交替生长在水底。六七八月份,蟹塘底部长满了绿茵茵的水草宛如足球场上的草皮。一线科技人员还琢磨出水草“密要割、稀要补”的道道来。

  在今年雨水多、积温低,特别是江河湖泊水位高涨的情况下,黄浦江“三泖牌”大闸蟹4公3母的大蟹率仍达到50%。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小学生午休为何“宅”在教室?
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
“光盘屋”亮相陆家嘴
奔跑吧,少年
年轻人重阳节里探望父母成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午启动
办了国际学生证却难享国外优惠
50岁希薇·纪莲“虾米鞠躬”致谢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 2015-10-19 2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