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连载《一代歌星周璇》
成立摄制组了,要拍摄了。可是,找导演,很难。找谁呢?我去找张鸿眉,她是民国时期《大公报》主编张季鸾的女儿,做过《金沙江畔》的副导演。可是,她不敢拍。我又把剧本拿给汤晓丹看。汤晓丹说:“这个剧本不错,但我不行。”给谢晋看,谢晋也说不错,但也不敢拍。我重新回过来找张鸿眉:“你反正第一次拍片,失败了也不要紧的。汤晓丹他们是名导演了,拍坏了影响太大。”可她还是心不定,找了一个副导演帮她。那位副导演要重新改剧本,把我的剧本重新改了一遍,加了美国交易所等内容。剧本印出来了,他成了编剧和导演,把童恩正的编剧也踢了,童恩正只是原著,张鸿眉的名字也没了。
摄制组开会,张鸿眉急坏了。我对张鸿眉说,没关系。我问这个副导演:“美国交易所怎么拍?那么多外国人去哪里找?”他说:“我去美国拍,我们自己搭景。”还说向美国借机器人。我说:“你这样安排是不对的,你有可能去美国吗?能表现美国机器人吗?”他光火了,说:“我不拍了!”
他一走,我们自己拍成功了。香港这个时候已经很发达了。要拍美国的高架桥等镜头,我就托人从美国在香港做的广告片上借用,上面有高架桥等建筑,还有飞机航拍的效果。机器人没有,我们就搞中国式的。我到激光所去看激光。我没看见过,听说激光破坏力是很强的。我看到的是红光。我去摸,研究人员叫我不要摸。我对他们说:“我这个光是白色的。”他们就改成白光。请演员呢,老科学家就请乔奇演。他很开心。主角请乔榛演,乔榛也正好想演部电影。这部电影拍好后,说老实话我自己也不太满意的。放映后,观众反映却是蛮好的,因为是中国的科幻片,故事编得好。《珊瑚岛上的死光》卖座率达95%,说明观众是喜欢看中国科幻片的。
有一天黄祖模来到文学部,他是郑君里太太黄晨的弟弟,原是昆化公司的副导演。他说他姐夫生前一直想搞一部有关阮玲玉的电影,一直没搞成,很遗憾。现在,可以搞了,最好请沈寂来写电影剧本。文学部同意他的意见,由我来写。
阮玲玉的生平我知道一些,但细节不够。我就去图书馆和《解放日报》社找资料。《解放日报》“连载小说”主编阿章为我提供了方便,使我收集到相当丰富的材料和照片,有关阮玲玉的许多细节都非常详细。就在我准备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上影厂有位副厂长说,他和郑君里熟悉,他要写阮玲玉的电影剧本。于是,文学部就通知我别写了。
我接到通知后,觉得写不写无所谓,就对阿章说:“我不写了。”阿章了解了情况后,说:“电影不拍,你可以写小说。”他鼓励我写人物传记文学作品,亦即非虚构性小说。于是,我就埋头写起小说来。很快,我写的《一代影星阮玲玉》在《解放日报》连载了。因为这是第一部写中国影星的传记作品,所以,读者竞相阅读。
《解放日报》连载完我写的《一代影星阮玲玉》后,阿章建议我再写周璇。我觉得可以写。周璇的材料我掌握得也比较多,就放开写了,很快写了《一代歌星周璇》。在《解放日报》连载后,又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我在写《一代歌星周璇》时,采访过为周璇看过病的神经科医生,周璇和他说过自己的身世。她说自己是私生女,在尼姑庵里长大的。我在香港时,曾经遇到过周璇,知道她是一个打扮很朴素的人。她在香港拍戏,一部戏可收入一万港币,在当时是比较高的,比舒适还高。有一次我和她一起打的(乘出租车)外出公干,车行至一元起步费结束时,她就让车停下来,和我一起步行到目的地。周璇平时不打扮,很节约,皮肤偏黄。舒适很同情她,舒适的母亲说周璇长得像观世音菩萨。
有一次,我看内部电影,是香港拍的《反毒英雄黄金荣》。觉得这是在颠倒黑白,黄金荣是上海流氓大亨,靠贩卖毒品起家,怎么可以违背史实,胡编乱造,把一个贩卖毒品的大流氓,美化成反毒英雄呢?
回家之后,我决定自己写黄金荣,而且要写出一个真实的黄金荣来。
我从他父亲开始写起,写他如何贩卖毒品,如何投靠法租界当局,组织帮会势力,如何侵吞大世界等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