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迎来新希望
章苒
  对于进入癌症晚期或已经出现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果使用目前一线、二线化疗药物治疗均无效,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在目前所有公布的晚期肠癌三线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呋喹替尼是最为显著的,初步结果显示,其能显著延长中国晚期肠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3.7个月。对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认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对绝大多数晚期肠癌患者有效,高效、低毒的新一代抗癌新药将为患者带来希望。

  症状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

  结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结直肠癌通常始于肠息肉,起初是良性细胞形成的小团块,在结肠和直肠内壁生长。一段时间之后,某些息肉发生癌变,形成肿瘤。当肿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它可以穿透肠壁,扩散到结肠或直肠以外的临近部位。最终,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这就形成了转移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人数2012年统计为38.9万人,是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

  李进教授介绍,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十分隐匿,不易自我觉察,就像身体中的隐形杀手,长期潜伏伺机蔓延,直至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即便手术切除,5年内仍有复发的风险。

  靶向药物研发进展取得突破

  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多使用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单克隆抗体。一线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以二线化疗为主,二线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治疗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肿瘤类型、化疗时限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待进一步评价。二线化疗失败以后基本无特别有效的药物。

  今年的CSCO会议上,李进教授强调了晚期结直肠癌的精准医学治疗观点。他指出,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是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靶点,目前已有多个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获批上市。以往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在二线化疗失败以后的治疗地位已经得到证明。新一代口服VEGFR抑制剂活性高,弥补了现有的小分子VEGFR产品激酶选择性差、脱靶毒副作用大、临床暴露量低、靶点抑制不充分、疗效受到限制的缺陷。         章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多动症早发现早治疗 才可能收获满意疗效
支架取栓 脑梗死救治再添利器
您的孩子可能少长了10厘米身高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迎来新希望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迎来新希望 2015-10-19 2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