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美术史中,女画家是如此稀少,由于少而弥足珍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画家缺少才华,而是,她们的才华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遭遇了遮蔽——毋庸讳言,这依然是个菲勒斯中心的世界。
在我很小的时候,在父亲送给我的第一个日记本里,有着这样一幅画,叫做《母与女》。
这一对世界上最美丽的母女,组成了世界上最温馨的画面,有好长时间,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看看这幅画,这幅画,有着意想不到的治愈作用:虽然是写实,其实却是超现实,因为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个感觉,在真正的现实世界里,是没有这样完美无瑕的画面的。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 Louise Vigee Lebrun),她于1755年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从小画画,后成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艺术院校都聘请她为“荣誉教师”。她是当之无愧的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同时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女画家之一。她一生的经历具有极强的传奇色彩,简直就是一部史诗般的巨片,令人在无比震撼的同时扼腕叹息。
美丽优雅、才华横溢、财富、荣誉,一样都不少,按说应当是完美人生了吧?错!伊丽莎白的一生,是无法想象的坎坷曲折、动荡不安的一生。她十三岁丧父,从此失爱。母亲对她极为严苛,继父更是将她推入了恶梦之中——利欲熏心的继父掌控了她的收入来源,将她的心血换得的财富全部纳入自己囊中。直到十九岁那一年,她遇见了画商勒布伦,面对年长她二十岁的勒布伦的穷追不舍,她一直犹豫不决,后来她想,再坏也坏不过被继父勒索、被母亲无视的境地吧,于是她选择了同意——但是不久,她就明白自己为这个选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原来勒布伦竟然是个赌徒和酒鬼!他比继父更加盘剥伊丽莎白的钱财,最糟糕的是:她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以勒布伦夫人的名字闻名于世——这真具有讽刺意义。
这一切都无法剥夺女画家的才华,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绘画和女儿,她的肖像画红遍了整个欧洲,以至于奥尔良公爵夫人找她画像都得排队,法兰西元帅更惨,到了她的画室连位子都没有,只能席地而坐!
在她二十三岁那一年,被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皇后召入凡尔赛宫,这一去就是十余年,其间,她为皇后画了三十多幅肖像,两人成了好闺蜜。但是她心里很清楚,她一直是在异性的欲望和同性的嫉妒的夹缝中生活,果然,正当她名声日隆之时,流言几乎令她陷入没顶之灾。
她的一幅画《和平带来富足》给她惹了麻烦,流言开始弥漫在凡尔赛宫四周——别有用心的人凭借臆想,硬说她和另一个男画家有不正当关系,因为这位画《皇太子诞生》的画家住得离她很近,且当时的伊丽莎白年轻貌美,流言被当时的宫廷首席画师皮埃尔利用,皮埃尔出于嫉妒,提出伊丽莎白根本没有正规的从业执照,要查封她的画室,更有人以讹传讹,说她铺张浪费:她明明只为一次聚会花了十五法郎,却被讹传为20000法郎!为此国王亲自出面找她谈了话!
并且,人们开始指责她收费太高,动辄上万,殊不知她全部的收入都进入了她丈夫——那个酒徒和赌棍的口袋。
这一切让伊丽莎白有口难辩、痛苦不堪。终于,在画了《玛丽皇后与她的孩子们》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作为皇后的密友,伊丽莎白自然是被通缉的铁杆保皇派,她匆忙中收拾了简单的行装,行囊里只有区区80法郎,带着心爱的女儿,与一个雅务宾党人挤上同一辆马车,匆匆逃亡。
她从此浪迹天涯——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一直辗转到了俄罗斯。在圣彼德堡,她受到了极高的礼遇——俄国皇后把她留在身边,而在这时,她已经听说路易十六与皇后玛丽殒命断头台的消息。而她那个赌徒丈夫觉得她已经失势没有利用价值,向她提出了离婚。
她何曾想到,圣彼德堡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再次得到缪斯女神的垂顾,画了大量肖像画,并且,生平第一次全额拿到了应得的报酬。
但是好景不长。她一直视作唯一亲人的女儿朱莉背叛了她,朱莉非要嫁给一个长她十七岁的男人,她鉴于自己的教训竭力反对,结果是与女儿恩断义绝。
她痛不欲生,再也没有前行的力量了!这位曾经令整个欧洲倾倒的美女画家、不幸的妻子、失败的母亲,最后栖息在了巴黎。她为自己的墓碑写了这样一句话:这里,将是我最后的休息之处。
是的,她太累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休息;而她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是八百多幅艺术珍品与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