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高建国
  高建国

  2.进入阳澄湖养伤

  刘飞于1939年9月21日负伤后,从苏州太平桥转送到常熟县横泾镇,先期进入阳澄湖养伤。集中隐蔽在阳澄湖芦苇荡中的伤病员,有刘飞、夏光、黄烽等10多个红四方面军和闽东红军骨干,有苏南红13军革命后裔、汇入“江抗”的东路地区“民抗”的赵阿山、吴有民,有1934年组织的抗敌后援会地下斗争者。“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理所当然成了伤病员的主心骨。“江抗”西撤后,留在苏常太地区坚持的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有青浦顾复生、嘉定吕炳奎部的部分武装和昆山陶一球部,常熟阳澄湖区留有“民抗”总部的一个警卫班及数十人枪的常备队等少量武装。

  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在华中敌后留下20余万人枪。“江抗”西撤时,湖区形势异常险恶,一夜之间日伪军布下数十个据点,其中,在南天门等地由德国人指导修筑了一批钢筋水泥结构的永久性工事。日伪军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地方杂色武装投降,一些国民党部队溃散后与当地反动武装同流合污,隐身在密匝匝芦苇丛中的伤病员,成为日伪顽匪日夜追捕的对象。附近西董家浜抗日群众同伤病员约法三章:不能生烟火,不能唱歌,不能出港汊。

  后方医院既没有固定的病房,也根本不在后方,前后左右都布满了敌人的据点,乍一看,在后方医院养伤,好比是阎罗殿里讨生活。刘飞入院后发现,阳澄湖地区港汊星罗、水网密布,前村后村相望而不可即,没有船只寸步难行。芦苇荡里地形十分复杂,没有人带路根本进不来,进来了也出不去,颇像《水浒》里描写的梁山泊。湖上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却在虎视狼窥的险恶环境中,为伤病员提供了难得的隐身和养伤之处。新中国成立以后,刘飞在莫干山疗养时曾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对阳澄湖上的后方医院作过如下描述:

  我们经常流动在横泾、陆巷、肖泾、长浜、张家浜、西董家浜一带,最远的敌伪据点离我们不过一二十里,近的只有几里。情况较好时,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圈是我们的病房,卸下的门板,是我们的床位。情况不好,就只能常在阳澄湖上漂泊,数叶渔舟,就是我们的一切。

  刘飞入住后方医院之初,是在“水上流动病房”——小船上度过的,先后由24岁的包蕴和年仅16岁的白山两名女护理员护理。当时,刘飞的伤势十分严重,船上药品奇缺,医护人员又缺乏治疗经验。他忍着剧烈的疼痛,一声不吭,常常面带笑容鼓励医护人员克服困难,做好医疗工作。两名女战士天天用盐水给他冲洗伤口,用凡士林纱布条引流,经精心照料,一周后,刘飞的伤口不再出血,未发生恶性炎症。

  阳澄湖上的金秋,绿苇如帐,芦花怒放。伤病员们躺在船舱里,无心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湖上美景。白天借着秋阳虽然可以睡一会儿,但可恶的铁嘴花蝇在伤病员间飞来飞去专门乘隙叮伤口,大家只好用芦苇叶子来包伤口。入夜,湖上的气温低得让人打寒战,大家把稻草垫子盖到重伤员身上,轻伤员搂在一起,挤在中间的可以凭借相互的体温睡一会儿觉,隔一段时间就来个里外换班,轮流取暖。有个叫谢锡生的轻伤员从滩外回来,带给每人一节雪白鲜嫩的芦柴根,一咬一口甜水。闽东的伤病员说,跟福建龙眼差不多;常熟籍的伤病员赵阿山说,当地人夏天把它当冰淇淋吃。有人主张组织力量到滩外去挖,但立刻被夏光制止了。芦苇就是帐篷,挖少了岂不暴露自己!赵阿山又捉来十几只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有人嚷道:海蟹不如江蟹,江蟹不如河蟹,河蟹不如溪蟹,溪蟹不如湖蟹!大家兴致勃勃准备打牙祭,但想到起火违反规定,生食容易腹泻,只得不情愿地将大闸蟹放生。谢锡生拍着赵阿山肩膀说,等把鬼子打跑了,我们到你家去,让你老婆烧大闸蟹给大伙儿吃!谁知赵阿山却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原来,他的妻子在“江抗”东进之前,就被日本鬼子残杀了!国恨家仇更激起了伤病员坚守芦荡、抗战到底的决心。赵阿山的身世遭际,后来触动了作家和剧作家敏感的神经,不但写进了军旅作家崔左夫的纪实文学作品,而且成为上海人民沪剧团编剧文牧塑造《芦荡火种》中沙七龙形象的身世背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那些年,不只有青蒿素(下)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醉上海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B05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