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天翼与《大林和小林》
刘绪源
  ◆ 刘绪源

  张天翼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奇才,无论是早期童话《大林和小林》,还是建国后写的《宝葫芦的秘密》,都是百读不厌的杰作。

  《大林和小林》发表于1932年1月出版的《北斗》杂志,这是“左联”刊物,那时的张天翼是一位27岁的左翼作家。此前不久,“左联五烈士”刚刚被害,所以那是一个斗争十分激烈的时刻。

  《大林和小林》正是写阶级斗争的,而且他还想在童话中图解复杂的政治理论,这样的作品本来不易写好,更难有“永恒的魅力”,但张天翼偏偏有本事将它写得充满童趣,好看异常,今天的儿童在阅读时还能够笑声不断。

  这奥秘在哪里?

  这里的关键,是他的天才、他对儿童的热爱和理解、他的压抑不住的文学灵感,使他完成了自己极独特的创造。他作品中的那许多“坏人”,诸如皮皮、包包、叭哈、四四格等等,虽然坏,却都是孩子。是孩子就有孩子气。孩子气即童趣,所以终究还是可欣赏的,哪怕他们小气、自私、出丑,也只令人发笑,却难让人生恨。我们试看这一段:

  包包一扭一扭地走出大门,就坐上了马车。包包对马说:

  “得儿!到叭哈家。我是要跳墙的,只要到叭哈家的墙外就行了。知道了么?”

  “知道了。”

  马车一口气跑过去,跑到一座白墙跟前停下了。……

  包包预备好,一二三!一跳。

  可是墙太高,包包先生跳不上,跌到了地下。马看见了就笑起来了,说道:

  “呜呜呜,包包老爷跌得苦!”

  包包生了气。

  “呸,你笑我跳不上么?你再看!”

  包包就用了全身的力气,预备好,一二三!包包把两只脚一用力,就跳上去了……

  这里没写别的,就是写了包包逞强好胜的孩子气。作品里充满这样的描写,这当然要比直奔主题的作品好看得多,也高明得多。这样的写法还能揭示坏人之坏吗?其实也能。作者吸收了当时西方正时兴的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效果”(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能读到大量西方新著,张天翼有英语阅读能力),他不是用同样的尺度直接表现现实,而是用变形的、儿童游戏式的、拉开距离的方式揭示生活中的荒诞和不公。这是喜剧的,也是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创作,而孩子恰恰很能领会这种游戏中的启发和暗示。作品在这一点上获得了很大成功。

  上述的妙处,光靠介绍是不行的,还得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原作,才能真正体会。《大林和小林》有多种版本,2012年海豚出版社出过此书单行本,不妨找来一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阅读仪式
看当当童书榜
张天翼与《大林和小林》
当当主题童书展玩科学
飞天大面包
《地下水下》手绘百科绘本
笑料百出小屁孩
新民晚报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B12张天翼与《大林和小林》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