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老三届/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奶”加“面包”
陈抗美 胥鸿光
  我们是原上海九江中学的67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1月16日起,千里迢迢来到安徽省濉溪县“插队落户”。由于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半大成人”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家长都很牵挂,尤其惦记吃得好不好。

  刚到农村时因为有国家拨发的“下乡”补助金,所以天天都可以吃到白面做的馒头和面条。而当地的大部分农民平时只吃用山芋粉和玉米粉混合做的窝窝头。然而好景不长,我们那点为数不多的补助金很快就被一个驻队的公社干部贪污了,而队里又拿不出钱和粮食来补助我们。于是,我们只能改吃“牛奶”和“面包”了。什么是“牛奶”和“面包”?用玉米熬的稀饭,颜色接近白色;用玉米面蒸的馒头,大小颜色宛如面包——这就是“牛奶”和“面包”。

  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连“牛奶”和“面包”也没有,我们只好吃“黑色食品”:用山芋粉做的窝窝头是黑色的。一般来说,一年里吃“黑色食品”的时间大约在两个月左右。对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孩子来说,这些食物真的是难以下咽。但是,再难吃也得吃,而且一吃就是数年。

  如今看来,这些食品早已成了“健康食品”。当时我们在农村数年无病无灾,身体健康发育,恐怕就是托了这些“健康食品”的福。

  陈抗美 胥鸿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没有围墙的大学
还是那条老莱河
图片新闻
感谢生活
“牛奶”加“面包”
新民晚报老三届/金色池塘C04“牛奶”加“面包”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