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郊野公园勾起久违的“乡愁”
金旻矣
  火红的枫叶轻舞飞扬,金黄的稻田广袤无垠,茂密的森林飒飒有声,粉墙黛瓦的村落静静矗立……上月底,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开放试运营,这也是上海首个建成开放的郊野公园。这个没有围墙、不收门票、望得见田、看得见水的大公园,立即勾起了都市人深藏已久的“乡愁”。

  记者日前从廊下镇了解到,数年来的植树造林和现代化农业、尤其是果园的发展,为郊野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森林覆盖率很高

  脚下的木栈道在水中、田头、林间蜿蜒,片片森林望不到尽头。在廊下郊野公园已建成的一期核心区里,8000余株枫树、800亩桂花林、6000亩涵养林等,与紫荆、杨树、银杏、香樟等色叶树一起,组成了绘尽世间颜色的“五彩森林”。林中空气清新,如同一个大氧吧。

  廊下郊野公园里的林木,多到什么程度?“公园一期核心区为5.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23%,超过五分之一的面积都种了树。整个郊野公园规划为21.4平方公里,建成后森林覆盖率将达27%。而整个廊下镇全域46.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17.69%。”廊下镇党委书记沈文对这一串数字烂熟于心。

  不光林地面积大,林木生长时间也长。据悉,哪怕小小一个红枫岛,也是建造了约10年的农业基地,并非是为了郊野公园而新建的。可以说,森林已经成为郊野公园的重要景观,林业资源与游憩功能实现了和谐共处。

  旅游结合生产功能

  有别于城市公园,郊野公园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因此,在一期核心区范围内,游客可以看到大量农村风貌,体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农家的生活。

  登上观景台,远处稻米飘香、麦浪翻滚。漕廊公路两旁,一个个果园星罗棋布,游人穿梭如织,亲手采下一个个鲜红的草莓或一串串香甜的葡萄。72亩的枼园农场,大棚里种植了30多种香草,供游客享受嗅觉的盛宴。有心人还可以认领1-3平方米的体验农场,自己种植蔬果、香料,体会一把做农夫的感觉。此外,廊下生态园中的耒耜园、上海新农村大舞台、莲湘馆、水上集市、小木屋等,以及月亮湾、奥运草坪基地、猕猴桃种植园等,都是郊野公园中的亮点。

  事实上,早在郊野公园规划之前,廊下镇就已经为建造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谋篇布局,万亩良田、菜田、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区等区域就像一块块拼图,被一一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使得公园建造之前就已经有了农业整体布局和基础,在开建后并不需要进行“大手笔”的调整,只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郊野公园的景观生态功能、旅游接待功能与原本的生产功能相结合,变成复合功能。

  “比如,原来农民闷头生产凤梨花苗,现在就可以种点凤梨花,卖给游客。原来是大棚生产的,现在可以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成为一个小花店卖花。”沈文表示,如此一来,一个集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郊野公园,就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迅速成型。而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关联产业后,收入也大大增长,如今年收入达20-30万元的已经有60多户人家。

  发展特色民宿

  在郊野公园范围内,散布着大量原生态的民居村落,“白墙、黛瓦、观音兜”的廊下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廊下镇表示,这些村落是在土地综合整治期间,整合归并零散的宅基地,由自然村落改造建成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游客的“乡愁”。

  与“农家乐”“林家乐”相似的是,郊野公园内今后还将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民宿。比如,爱花的可以以插花为主题,爱艺术的可以以字画为主题,爱动物的可以以猫为主题,探索开发个性化民宿。“目前我们已经收了50栋民宅,正进行招商,希望找到有志于民宿行业的先行者,带动廊下的老百姓加入,争取明年能推出一批外观风貌不变、风格迥异的体验式民宿。”沈文说,“到那时,市民可以住在廊下郊野公园,吃吃农家菜,晚上在大田里逛逛看看星星,早上在晨曦里跑个步,体验和城市节奏完全不同的农家生活。”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巧用都市“碎片” 上海也能拥有“森林”
郊野公园勾起久违的“乡愁”
试点“农林水”一体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持城市林地野生状态
赏秋切勿破坏森林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A05郊野公园勾起久违的“乡愁”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