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水困局,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水量短缺,二是水质污染。水量短缺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量上升;二是各种水利工程导致上游来水减少;三是一些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超过了当地水资源可以供应的总量;四是水污染导致大量原本可以饮用或者使用的水不可用。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执法能力和守法意识的欠缺,我国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废水的情形十分普遍,农业面源污染更是长期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治水,已经成为一件“国之大事”。
中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减少水资源需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压力大,治理难度显然也很大。但无论多难,治水已经没有丝毫退路,因为,“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政府对人民应尽的承诺。事实上,治水的目标,不仅是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也是让整个生态系统都喝上干净的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严厚福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